说完了以后,公孙胜赶忙运功平息反噬,诸葛正我亦上前协助。
运功良久,二人才缓缓睁开双眼,一同呼出一口浊气。
稍作歇息,诸葛正我方才问道:“前辈,您究竟算出了何事?”
公孙胜沉默须臾,沉声道:“你应当知晓你家先祖当年七星续命之事吧。”
“知晓。”诸葛正我颔首道。
那个故事令许多人扼腕叹息,毕竟那种为了理想竭尽所能,最终却仍差之毫厘的遗憾着实扣人心弦。
“所谓七星续命,实则为借命,既是借,便有其主。”
“诚然。”诸葛正我点头应道。
此乃常理,既是借,自然有其主,否则便是强取了。
“那他所借为何?”
“七星续命所借者,自然是北斗七星。”
言及此处,诸葛正我一怔,又是星辰。
“正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亦作瑶光),它们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诸葛正我慢慢的说道:“《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有云: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
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
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
后三千劫,于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
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
于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
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也。
昔大愿注此刚强世界七千万劫,方还玉清。
紫光夫人亦号北斗九真圣德天后,道身玄天大圣真后,应现上天南岳,是名庆华紫光赤帝之尊。”
诸葛正我面色凝重,缓缓背诵了一段道藏内容,随着背诵的进行,他的脸色愈发阴沉。
“宋室的道佛两家已然合流,是否如此?”
毕竟,上述故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将其中关于道教、北斗七星的描述随意替换为任何一个佛门的菩萨、佛陀、金刚,都毫无违和之感。
尤其是这一套成道的流程,更是毫不掩饰,道教修炼何时讲究过发愿?
道教的修行路线繁杂多样,有画符的、炼丹的、性命双修的、只修性的、只修命的,可谓五花八门。
但实际上,道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或者说修行的目的,唯有一个,那便是合道。
它与佛教的路数截然相反,佛教自始至终讲究的都是舍。
无论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所追求的皆是看破我执、法执,启发自我的佛性。
也就是一切本性,皆在一心,而道教的道则在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路走来,道教始终在做加法,而佛教则一直在做减法。
“他们如何能够做到?一个是要合,一个却是舍,这两者怎能合流?
可这分明是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
越想诸葛正我越是觉得奇怪,这种违反逻辑的事情也是能做的吗?
要知道,练武可是讲究一个诚心正意的,这种道路走下去,是生怕自己不疯吗?
“所以他们才会复刻元始的路途。”公孙胜感叹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自一切未有之中诞生有是合,以有走向无。”诸葛正我喃喃道。
“你明白了就好。”
公孙胜看诸葛正我知道这帮疯子到底在干嘛以后,感慨道。
“他们这么干不怕死吗?”
听到诸葛正我的疑问,公孙胜冷笑道:“为了修行,不要说自己的命,连道统都能压上去。
你没看他们如今佛道两教合流之下,他们自己人都快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佛还是道了。
你把他们拜的那些神,念的那些经,换成对方的那些名字,有区别吗?”
“那其他人呢,就这么看着?”
刚刚公孙胜算出来的人可不少,难道就没有人对这样的路子提出异议。
要知道,自古以来关于利益之争,那就没有一个没有小心思的,更何况是关于这样的道路。
“你忘了从两宋之前咱们这片地界就一直在打吗?”公孙胜的话直接把诸葛正我给噎到了。
“而且你真的不明白吗?这条路子并不是所有人商量好的,而是他们打来打去打到最后,打出来的。”
想了想他算出来的那些东西,公孙胜感叹道。
“打出来的?”诸葛正我难以置信道,这种路子还能是打出来的?
“传说中前唐立国之时开国太祖得天兵天将之助平定乱世,更是赐给了他一颗定国龙珠。
所以立国以后,他以上古虞唐之世定下了自己的国名,更是尊奉《老子想尔注》的太上李老君为祖,以道教为国教。
以定国龙珠镇守国运,威慑四方妖邪。”
说完这些野史之后,公孙胜反问道:“按理来说,前唐之世应该是繁荣昌盛无比,为众生之乐土。
但你说说自太祖以后,前唐安稳了多少年?”
读过书的诸葛正我既没有办法骗公孙胜,也没办法骗自己。
“终唐一朝苦多乐少。”
没有胡说八道,李隆基上位以前唐朝已经度过了94年,历经6位皇帝,皇帝在位时间中位数是11.5年,在位时间平均数约为 15.67年。
李显和李旦这两个倒霉蛋还分别两次登上过皇位。
唐中宗李显,在位时间:683年—684年(1年)、705年—710年(5年,合计6年。
两次称帝,第一次被武则天废;第二次被韦后毒杀,疑似野史。
唐睿宗李旦,在位时间:684年—690年(6年)、710年—712年(2年),合计8年。
两次为帝,均为过渡角色,后禅位给儿子李隆基。
如果把他们登上皇位的次数分开算的话,那么在94年的时间里面,唐朝就经过了八位皇帝。
这要是平均下来大概就是10来年换一位最高统治者。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平均数有多扯,但如果算中位数的话,李隆基之前唐朝皇帝的在位时间是7年。
在封建社会时期,上面人随着自己的心意胡搞瞎搞,简直就是常态。
朝令夕改都不足以形容这帮平时自诩天子一言,重于九鼎的混账东西。
本来一个人皇帝当的久了就容易变态,然后这么多家伙短时间轮流上位,个个都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更不要说,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们的上位,不经过血腥厮杀那是不可能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