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昊天忙于整合内部、联络外援,为新天庭奔波劳碌的这段时间。
伏羲的真灵并未停歇,悄然开启了第四世轮回。
这一世。
他降生在一个因农耕和纺织技术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的大型人族部落。
人口增多,物资分配、邻里纠纷、狩猎耕地冲突等事情也随之大增。
部落老首领虽然德高望重。
但面对这些日益复杂的矛盾,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这一世的伏羲,名叫“规”。
他天生似乎就对“秩序”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他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惊人的武力或创造发明。
而是默默观察着部落里发生的每一次争吵、每一场纠纷。
他看到有人多占了集体的猎物,引发不满;
看到两家人为了一块田地的边界吵得不可开交;
看到有人偷懒却要分同样多的食物,让勤快的人心生怨气。
“规”没有直接介入这些争吵,而是将这些案例一一记在心里。
闲暇时便去找老首领,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分析:
“首领您看,上次山狩猎,黑虎家出了三个壮劳力,石牙家只出了一个,但分肉却一样多,黑虎家自然不痛快。”
“还有河边的地,如果当初就划清楚界线,埋下界石,是不是就没那么多争吵了?!”
“老是靠您一个人来评断,太累了,而且您万一记错了某次分配,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有疙瘩。”
老首领听得连连点头,觉得这孩子虽然年轻,看事情却格外透彻。
“规啊,那你说,该怎么办?!”
“规”沉思良久,尝试性地提出:
“或许…我们可以提前立下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规矩’?!”
“比如,出多少力,分多少粮;
犯了错,无论是谁,都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有了功劳,又该得到什么奖赏。
把这些规矩明确下来,刻在木板上,让所有人都知道。
以后再有事情,就按规矩来,而不是每次都临时争吵,或者全凭首领您一个人的记忆和判断。”
老首领眼睛一亮:
“这个法子好!就叫‘规矩’!”
于是,在“规”的协助下,部落里第一套粗糙却意义非凡的“律法”雏形诞生了。
虽然只是刻在几块大木板上的寥寥数十条,涉及分配、惩罚、奖励、边界界定等最基本的内容。
但它意味着人族社会开始从依赖首领个人威望的管理。
向着依靠规则和制度的治理迈出了第一步。
“规矩”立下之后,部落里的纷争果然少了很多。
大家做事有了预期,知道了底线,虽然偶尔还有争议,但至少有了评判的标准。
老首领的压力大减,对“规”越发倚重。
女娲透过水镜看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兄长这一世,虽无惊天动地的创造。
却在编织着另一种更为复杂和重要的“网”——秩序的网,规则的网。
这似乎…比他前三世的贡献更加深远。
而与此同时。
九天之上的新天庭,在经过初期的震撼与内部整合后。
登基大典的筹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瑶池忙得不可开交。
新天庭内部空间的规划、各殿宇功能的划分、侍女仙官的初步遴选培训都由她一手抓。
她甚至亲自执笔,以昊天的名义,向洪荒各方有头有脸的女仙发出了观礼邀请。
其中自然包括了西昆仑的那位西王母。
这份邀请写得客气又周到,既表达了敬意,也明确了“女仙之首”西王母的地位,尺度拿捏得极好。
然而,洪荒大地却并非一片祥和。
那些原本只是“游历”、“结缘”的**天道圣人弟子**们,活动频率明显增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