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股无以言状的史诗感,顿时涌现出天幕,充斥人们的周身。
古希腊时期。
再次面对这一关乎【生命价值】的讨论。
索福克勒斯,这一悲剧作家想起了神话故事中的一位英雄——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我的孩子。你的命运要么庸碌但长寿,要么短命但英雄”
索福克勒斯所念诵的,是阿喀琉斯的母亲忒提丝从命运女神处得到的预言。
【他将会在长大成人后,在攻打特洛伊城的战役里死亡】
“生命自然是苦难的,自生命从母亲的体内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比坠入深渊的厄运就已经缠绕在他的身上”
不再降生是最高的幸福,但若已出生,速归冥府是次等幸运。
“但是,生命固然苦难且悲哀,可英雄们对于命运的抗争却给死亡带上了一件伟大的悲壮桂冠”
早在一开始返回过往的悬锋,见到那位神性化身的时候。
索福克勒斯便对于尼卡多利(格奈乌斯)的言论,表示了极高的认可与赞扬。
生命的价值,恰恰是因为死亡的存在。
正如悬锋人所做的一样,他们知晓自己的一生将会以死在战场上为终局。
可他们却并未因此怠惰,并未因此畏惧。
“何为活着?”,索福克勒斯在莎草纸上写下自己脑海中闪过的灵感,“正是生命在知晓死亡存在必然性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如英雄般奔赴命运”
.....
时间从古希腊跨越至现代。
在一则有关神话的课堂上。
老师也谈及到了翁法罗斯神话中,这同一段有关格奈乌斯生死观的话题。
【当我们抵达命运的终点,回望一生,看见这由自己亲手谱写的宏伟诗篇时,我感到无比的尽兴】
“这一段话,是神话中的格奈乌斯为玻吕茜亚开导时的话语,这一时刻两人并没有成为神明,我们要讲述的便是这段话语中哲学意义”
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写着板书,一边背对着学生们讲述起自己的看法。
“生命的价值在于何处?”
【在于死亡】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中,他提出了这么一个理论——”
【向死而生】
写完这些板书后,老师才转过身来。
“当然了,这里我们不做延伸, 而且这也不是一个有着正确答案的问题”
“我们要讨论的是三句话”
【死亡的存在·令人们在有限中做出决断】
【死亡的存在·令人们为可能性负责】
【死亡的存在·令人们在消逝中创造出永恒】
“伟大不在于永恒,而在于明知死亡的存在,却依然选择绽放”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