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除去好学与不耻下问的含义外。
也包含有鼓励其弟子,来质疑自己所讲道理的意思。
某种意义上讲,他和那刻夏倒是有些相似之处。
孔子想要的,是知晓道理的君子,而不是一群只会板照自己的话语,循规蹈矩的呆子。
那刻夏也同样如此,他曾公开表明。
学生里敢于质疑自己,且能和自己辩论超过三句的人,就能拿到这门课的满分。
.....
而在另一边是宋朝。
苏轼也是同样的评价。
“如果人人都只会照着书中句子埋头背诵,遇到事情也只是呆愣背诵”
“这样的人,也不过是识得几个字的朽木,远称不上读书人三个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
按按现代的话讲,那就是实事求是,不要摇头晃脑死念经。
“不过...那刻夏的这些言论,恐怕会在朝廷上一分为二,弄得那些人重新站队吧”
苏轼摇了摇头,或许是他当了官,见过许多腌臜事情的缘故。
在此时此刻,除去赞叹那刻夏播撒质疑的理念外。
他居然联想到,这质疑一事,或许会遭佛道二教,甚至于会遭到那位天子的抵制。
比较,除去质疑问题...质疑他们未必没有可能。
-----
时间倒回至片刻之前。
在那刻夏使用炼金之法,将自己与刻法勒相融合之前。
他曾与瑟希斯、遐蝶进行过交谈。
“我同意交换,那刻夏老师”
“哦?连代价是什么都不过问么,这不可是什么普通的交易”
“穹的性命危在旦夕,而且也事关塞纳托斯的下落,我不惧任何代价”
“而且...这次或许是我此生唯一一次能够挽救一条生命的机会”,遐蝶看着眼前的那刻夏,眼神中没有丝毫迟疑与惧色。
在这之前,那刻夏就在私底下和遐蝶进行过交谈。
他希望和遐蝶联手,共同完成对【我们究竟为何物】的证明。
.....
在确定遐蝶内心的决意后,那刻夏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瑟希斯。
“汝是打算同时解答塞纳托斯的下落和【我们究竟为何物】两个问题么?”
“当然,它们不过是对于【灵魂】本质的不同叙述,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同一件...”,瑟希斯有些不解。
身为理性泰坦的她,也有不理解的事情呢。
“还记得我所看见的那些【幻象】么”
“不,吾的记忆中不存在这些事物,那当真不是汝临死前的臆想么?”
“呵,不记得就对了”,那刻夏呵的一声冷笑,“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你,而是树庭的七贤人之一【卡吕普索】”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