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曹璟似笑非笑地转向贾充,\"公闾有何高见?\"
贾充一时语塞,额头渗出细汗。正当他绞尽脑汁时,钟会已朗声道:\"陛下请看臣这第一策...\"年轻将领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当以水军为主力...\"
夏侯玄站在龙椅侧后方,看着钟会滔滔不绝的模样,心中百味杂陈。作为看着这些年轻人长大的老臣,他既欣赏钟会的才华,又担忧其锋芒太露。当听到\"可先取武昌,断吴军退路\"时,老尚书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突然,殿外又传来急促脚步声。侍卫跪地呈上急报:\"交趾造反,太守被杀!\"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曹璟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有了!士季,就用你最后一策,三路伐吴!\"
钟会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躬身时玉冠上的明珠轻轻晃动:\"臣建议西路以霍弋为主帅...\"他每说一个名字,就在地图上重重一点,\"中路请陛下亲征,臣愿为军师...东路以胡遵为帅...\"
贾充听到自己被排除在外,脸色由青转白。他偷眼看向皇帝,发现曹璟正专注地盯着地图,只得将满腹怨气咽下。宽袖中的指甲早已掐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夏侯玄将一切尽收眼底。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上前一步,声音温和却不容忽视:\"陛下,三路并进确是好计,但粮草调度...\"
\"师傅说得是。\"曹璟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士季与师傅负责此事。公闾负责后方粮草。桓范坐镇洛阳。\"
众人齐声应诺,心思却各不相同。钟会暗自盘算着战功,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名垂青史;贾充盯着钟会的背影,眼中阴鸷如毒蛇;夏侯玄忧心忡忡地望着这对冤家,花白眉毛拧成了结。
\"八月初一出征!\"曹璟拍板定案的声音在殿中回荡。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光影,\"此战,务必要一举灭吴!\"
退朝时,钟会故意放慢脚步,与夏侯玄并肩而行。他微微侧身,玉带上的佩玉发出清脆碰撞声:\"泰初公,此番伐吴,还望不吝赐教。\"
夏侯玄望着宫墙上盘旋的乌鸦,淡淡道:\"士季谋略过人,何须老朽多言?\"他转头直视钟会明亮的眼睛,\"只望诸位同心协力。\"
钟会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大笑掩饰:\"这是自然。\"心中却暗骂老狐狸。
宫门外,贾充站在石狮旁,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寒风吹起他灰白的鬓发,也送来他咬牙切齿的低语:\"钟士季...咱们走着瞧...\"
暮色渐浓,洛阳城的轮廓在夕阳中渐渐模糊。汉末三国,就要在此战终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