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是以邓小平为首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
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取得的新的科学成果。它提出
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已经被我们国
家十几年来所取得的举国公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所证明。
邓小平文选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
了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观点,并以此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题和条件。
邓小平文选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
点,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它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反复强调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与实践,邓小平在对国
际友人讲话中指出“改革是使中国迈往富裕繁荣的必由之路”。他多次强调,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
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文选还首创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问题”的战略思想,对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祖国统一,
以和平方式解决重大国际争端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方针的把握上,都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内容梗概
邓小平文选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和理论内容,它直接反映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对这一长达十几年之久
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
邓小平文选最先从1975年以来的著作编起,是有着重要理由的,因
为从这一时期以来,邓小平代表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1975年,邓小
平顶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巨大压力,下决心整顿,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作为一个被打倒多年,刚刚复出的人,他冒着再一次被打倒的危险,把
个人安危荣辱置之度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文章,
起草了一系列文件。虽然他最后还是被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他在这一
时期的讲话和文章都作为邓小平文选的重要内容。1975年的全局整顿,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酝酿和准备,邓小平文选几次把它说
成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的一次试验,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从
那时起,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
想已经明显地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1975年的全面整顿中,
一个新的指导思想正在孕育之中。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
成。邓小平文选中讲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主要的历史
任务就是拨乱反正,同拨乱反正相伴随,改革开放也迈开了最初的步伐。而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命题。十二大以后,全国工作的重点就从拨乱反正转到全面改革上面。十
二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在全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实施全面的改革开放。随
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就提出了思想解放的深入。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促使我们党必须要重新构建关于社会主义任
务和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
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以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题条
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三大到十四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理论终于走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文选一再强调:“我们现在干的是全新的事业”,“开辟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同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