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这愚笨的人都知道这事成不了了,何况您身边那些有智谋、会谋划的人,难道看不出这些吗?他们只是一天天苟且偷生,讨好您,不考虑长远,不肯尽心献上好计策罢了。要是事情到了绝境,他们就会各自求生,想办法保全自家门户,反复无常,跟现在的想法完全不同,不会为您拼死效力的,可您的家族还是会遭殃。
我虽然落了个不忠的骂名,可心里觉得没辜负您的恩德,想到咱们的情分,实在痛心。左将军从一开始出兵,对您还是有旧情的,实在没有薄待您的意思。我觉得您可以考虑改变主意,来保全您的家族。”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军围攻成都,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许靖打算翻墙出城投降,可这事被发现了,没能成功。当时刘璋自己都快完蛋了,也就没心思杀许靖。后来刘璋投降,刘备因为这事儿看不起许靖,不想用他。
法正劝刘备说:“天下就有那种名气大却没真本事的人,许靖就是这样。但您现在刚开始创大业,不可能挨家挨户跟天下人解释为啥不用他。许靖那虚浮的名声早就传遍四海了,要是您对他不好,天下人会觉得您看不起有才能的人。您该敬重他,让远近的人都看看,就像当年燕王对待郭隗那样。” 刘备听了,就厚待起许靖来。
孙盛对此有看法,说推崇贤德是治国的关键,得是品行卓越、道义盖世的人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许靖在家和家人关系不和睦,出来做官位置也不合适,讲信用却在顺境逆境中心思变,论见识还差点惹祸,凭啥受宠来招引人才?要是推崇虚浮、看重轻薄,那正直仗义的人该怎么对待?法正这是用迷惑人的手段,违背了崇尚高尚的风气,拿许靖比郭隗,根本不是一类人。
裴松之却觉得,郭隗不算贤能还靠权术受宠,何况许靖名声早就传开,天下人都觉得他了不起,虽然晚年有过失,但没传开,不优待他怎么消除大家的疑惑?法正拿许靖比郭隗,没什么不对,孙盛拿封墓致敬街坊说事,太迂腐了。燕昭王也不算对,不光刘备这样。许靖和家人不和睦,错在许劭,看蒋济的议论就知道不是许靖的大错。孙盛还讽刺他做官位置不合适,大概是说他在董卓手下做官。董卓刚掌权时提拔了不少贤才,受他封爵的人多着呢。许靖做选官在董卓来之前,后来升中丞,不算破格。要是因此贬低他,那荀爽、陈纪等人都该被抛弃了。
之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管京城附近地区,在内做主要谋士。法正这人,谁哪怕给过他一顿饭的恩惠,他都记着;谁哪怕瞪过他一眼结下的怨,他也都要报复,还擅自杀了几个曾经诋毁伤害过他的人。
有人跟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放纵了,将军您该跟主公说说,压一压他的威风和权力。” 诸葛亮回答:“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边怕曹操太强,东边怕孙权逼近,近处还怕孙夫人在身边闹事。那时候进退两难,像狼一样跋前踬后,是法孝直帮了大忙,才让主公能自由翱翔,没人能控制得住,现在怎么能禁止法正按自己的意思做事呢!”
当初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孙夫人聪明敏捷又刚猛,有她几个哥哥的样子,身边一百多个侍女都拿着刀站在旁边,刘备每次进她房间,心里都发怵。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向来喜欢信任法正,所以才这么说。
孙盛觉得,权力在下面会亡家害国,对宠信的人放纵刑罚会扰乱政令,不能因为是功臣就让他放肆,不能因为受宠就让他掌握国家大权。颠颉再勤劳,也免不了因违命受刑;杨干再亲近,也因扰乱队伍被处罚,不是不爱他们,是王法不能废。诸葛亮这话,在政令刑罚上有问题。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劝刘备:“曹操一下子就逼降了张鲁,平定了汉中,却不趁这形势打巴、蜀,只留夏侯渊、张合驻守,自己赶紧回北方,不是他没这智谋和力气,肯定是内部有让人担忧的事。现在看夏侯渊、张合的才能,比不上咱们的将帅,咱们发兵去讨伐,一定能打赢。打赢之后,多种地存粮食,等着找机会,最好能推翻敌人,辅佐王室;中等能慢慢侵占雍、凉二州,扩大地盘;最差也能守住要害,做长久打算。这是老天给咱们的机会,不能错过啊。”
刘备觉得这计策好,就率将领进军汉中,法正也跟着去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沿着山慢慢前进,在定军山、兴势山扎营。夏侯渊带兵来抢地盘,法正说:“可以打了。” 刘备命黄忠居高临下击鼓呐喊着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等人被斩首。
曹操西征,听说了法正的计策,说:“我就知道刘备没这本事,肯定是有人教他。” 裴松之认为,蜀和汉中唇齿相依,刘备的智谋难道想不到?是计策没施展,法正先提出来罢了。听从好计策成就功业,称霸的君主都是这样,曹操说被人教,难道就差了?这是他又气又恨的话,不是客观的评价。
刘备当了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第二年法正去世,才四十五岁。刘备为他哭了好几天,追谥他为翼侯,赐他儿子法邈关内侯的爵位,法邈后来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诸葛亮和法正虽然喜好不同,但能以公事为重互相配合,诸葛亮常惊叹法正的智谋。刘备称帝后,要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大臣们大多劝谏,刘备一概不听。章武二年,大军战败,退回白帝城。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要是在,肯定能劝住主公,不让他东征;就算东征,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以前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不利该撤退,可刘备大怒不肯退,没人敢劝。箭如雨下时,法正走到刘备面前,刘备说:“孝直躲躲箭。” 法正说:“您都亲自挡箭石,我这小人物怕啥?” 刘备才说:“孝直,我和你一起退。” 于是撤退了。
评论说:庞统喜欢品评人物,研究学问谋划事情,在当时的荆、楚地区被称为杰出人才。法正能清楚看出成败,有奇妙的计策谋略,但不以品德好着称。和魏国大臣比,庞统大概和荀彧不相上下,法正类似程昱、郭嘉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