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两口子从县城回来的第二天,县城的衙门门口,以及清水镇的瓦市口,全都贴了官府的公文告示。
有识字的一念,边上的老百姓顿时炸了锅,那高兴的,比还没远去的这个大年还要欣喜,还要激动。
好消息如飓风般迅速席卷到了长坪村,老百姓们奔走相告。
这不,村口池塘边洗衣裳的妇人们全都在谈论这个事儿。
“昨日从邻镇那边的娘家拜年回来,听他们说米粮就要降价了,跟从前正常时候一样的价,你们听说了没?”
“咋没听说呢?我家孩儿爹为了这事儿还专门去镇上打听去了,说瓦市口当真贴了告示。”
“可这会子米粮还没下来呀,外面还是买不到,那告示莫不是假的吧?”
“嗛,告示咋会有假?边上有官兵把守着,上面还有衙门盖的印,真的假不了。”
“可光就一张告示也起不来啥作用啊?关键得有货啊,那些黑心商人囤积了那么多米粮就是不拿出来,光凭一张告示又能咋样呢?”
“是啊是啊,不见兔子不撒鹰,米粮得摆出来卖才行……”
“……”
一时间,众说纷纭,说啥的都有。
小娟也在池塘这边洗衣裳,听到这些话,衣裳都顾不得洗,草草堆到盆里就跑回了家。
杨华明也正在屋子里犯愁呢,他今日一早也去了镇上,也听到了风声。
“四哥,怎么办啊?这事要是真的,那我们岂不是要到死啊?”
小娟把从池塘那边听到的,一股脑儿说给杨华明听。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