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局皆平,众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接下来的厨艺,便是决胜局了。
三、厨房的乾坤
灶王爷敲响铜锣时,两座玉台瞬间变了模样。玉帝的\"帝王厨\"里,金龙锅腾起烈焰,紫铜勺在空中划出金光,他正将揉好的云丝面擀成薄片,每片都薄得能映出后面的龙纹案。馅料是忘忧草汁拌的仙兽肉,掺了紫微星的光晕,看着就让人神清气爽。
\"看好了。\"玉帝手腕一翻,面皮在他掌心翻飞,指尖捏出的褶子竟组成了龙鳞的图案,\"这叫'盘龙饺'。\"他将饺子抛向沸水,饺子落水时竟发出龙吟,在锅里翻滚着,渐渐浮起,面皮透出淡淡的金色,像一条条小金龙在游动。
玉瑶的\"仙子斋\"里却安静得多。她先在青釉釜里煮了壶\"七香茶\"——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等七种茶叶,随着流霜筝的弦声起伏,茶汤渐渐染上七彩。然后取出石耳与桂花,用竹刀细细切碎,拌入蜂蜜与晨露,做了素馅。她包的饺子是半月形,边缘捏成花瓣状,名叫\"桂花饺\"。
最奇的是她煮饺子的方式:一边用指尖拨弄筝弦,一边往锅里添泉水。弦声急促时,水温骤升;弦声舒缓时,水势渐缓。饺子在锅里浮浮沉沉,竟随着筝音跳起了舞,面皮上的桂花馅透出淡金色,像月光落在水面上。
\"起锅!\"玉帝将盘龙饺盛在玉盘里,饺子刚落盘,就化作条条小龙,在盘里游了三圈才变回饺子,香气里带着股威仪,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
玉瑶将桂花饺盛在青瓷碟中,碟边瞬间生出细巧的桂花枝,花瓣落在饺子上,与馅料的香融为一体。她提起茶壶,将七香茶注入小巧的玉杯,茶汤里竟浮着朵筝弦化作的兰花。
灶王爷先尝了盘龙饺,刚咬一口,就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仿佛站在凌霄殿上俯瞰三界,心中涌起万丈豪情:\"陛下的饺子,有'担当味'!\"
再尝桂花饺,入口清甜,带着草木的清气,让人想起琅嬛台的晨雾与琴声,浮躁全消:\"仙子的饺子,有'清雅味'!\"他咂咂嘴,忽然挠头,\"这......这怎么分胜负?\"
就在这时,台下传来童声:\"都好吃!我都要!\"众人一看,是善财童子,手里捧着个空碟,正眼巴巴地望着两座玉台。
玉帝与玉瑶相视一笑。玉帝拿起双玉筷,夹了只桂花饺;玉瑶取过青瓷勺,舀了只盘龙饺。两人同时入口,忽然都笑了——玉帝的饺子里,竟尝到了丝桂花的清甜;玉瑶的饺子中,隐约藏着缕龙气的醇厚。
\"是忘忧草汁与桂花相和了。\"玉帝朗声笑道,\"朕的龙气染了你的草木香。\"
玉瑶点头:\"臣女的晨露融了你的星子光。\"
灶王爷一拍大腿:\"这哪是分胜负?这是'帝王气'与'仙子灵'合在了一处!依我看,仍是平局!\"
众仙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可不是吗?玉帝的饺子藏着三界担当,玉瑶的茶里含着万物慈悲,本就该相辅相成,哪有什么胜负可言?
四、赛后的余韵
全能赛虽以平局收尾,天庭却像变了个模样。凌霄殿的御膳房里,玉帝常亲手包些\"素心饺\",让仙官们分去给凡间赈灾;琅嬛台的石桌上,玉瑶的茶釜旁多了口小锅,煮的\"乾坤粥\",一半是天庭的仙米,一半是凡间的杂粮,香得连路过的云雀都要停驻。
有次,玉帝处理完政务,提着食盒去了琅嬛台。玉瑶正在弹《炊饼谣》,筝弦上的面粉随着音符跳动,落在茶釜里,竟煮出了香喷喷的茶汤。
\"尝尝朕新做的'鹊桥饺'。\"玉帝打开食盒,里面的饺子捏成了桥的形状,馅是牛郎星的光与织女星的露拌的,\"七夕快到了,给鹊桥的仙人们当点心。\"
玉瑶笑着取过一只,又递给他一杯新煮的\"双星茶\":\"臣女用北斗星的叶与南斗星的花泡的,配饺子正好。\"
两人坐在竹荫下,就着琴声吃饺子,竟比凌霄殿的盛宴还惬意。玉帝忽然想起什么:\"下次我们比什么?朕听说凡间有种'投壶'的游戏,倒有趣。\"
玉瑶指尖在筝弦上一点,弹出个清脆的音符:\"再加点新花样,投壶时用琴音定方向,如何?\"
远处的太白金星听着,笑着对灶王爷道:\"你看,这哪是比赛?分明是借着雅趣,把三界的刚柔、浓淡、威仪与清雅,都融成一锅好滋味了。\"
灶王爷连连点头,手里的锅铲敲出欢快的节奏,像是在为这未完的\"全能赛\"伴奏。
后来,天庭的仙童们都知道,每月十五,凌霄殿广场上总会摆着两座玉台。左边的台上,玉帝包的饺子里藏着山河湖海;右边的台上,玉瑶煮的茶水里浮着日月星辰。而台中央的空地上,众仙围着听琴、观棋、赏书画,偶尔有谁喊一声\"再比一场\",玉帝与玉瑶便相视一笑——胜负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琴棋书画与人间烟火里,三界的风,正吹得越来越和顺。
就像那锅煮过盘龙饺与桂花饺的沸水,冷却后竟在玉台边凝成了口泉眼,泉水清冽甘甜,既带着帝王的宽厚,又藏着仙子的温柔。路过的神仙喝了,都说:\"这水的味道,像极了三界该有的模样。\"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