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麻黄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

麻黄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均以麻黄“发汗利水”为核心机制,在该类方剂中占比约20%-30%。

- 其他类别:在祛湿剂(如麻黄加术汤治风湿痹证)、透疹剂(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兼透疹)中也有出现,但频率低于上述类别。

3. 后世临床常用方剂的频率

后世医家在经典方基础上发展的常用方剂中,麻黄仍为重要配伍。例如:

- 治疗风寒感冒的“葱豉汤”(加减时常用麻黄增强发汗);

- 治疗哮喘的“定喘汤”(麻黄配白果,宣降结合);

- 治疗风湿痹痛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

这些方剂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进一步体现了麻黄在常用方中的高频性。

总结

麻黄的出现频率与方剂的“病症指向”密切相关:在风寒表证、肺系咳喘、风水水肿三类核心病症的常用方剂中,其频率极高(可占该类方剂的20%-40%);而在补益、清热、理气等其他类别方剂中,因药性(温燥、发汗)与病症不符,出现频率较低。

从中医经典到现代临床,麻黄始终是治疗“外感风寒+肺系急症”的核心药物,其在对应类别常用方剂中的出现频率,反映了其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