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川芎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范围,作用特点

川芎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范围,作用特点(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 头痛:被誉为“头痛要药”,无论外感风邪还是内伤(血瘀、血虚、风湿)所致头痛,均可随证配伍使用:

- 外感风寒头痛(头痛剧烈、恶寒无汗),配羌活、细辛(如川芎茶调散);

- 外感风热头痛(头痛而胀、面红目赤),配菊花、石膏;

-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配独活、藁本;

- 血瘀头痛(头痛固定如刺),配桃仁、红花;

- 血虚头痛(头痛隐隐、伴头晕乏力),配当归、熟地(如八珍汤)。

- 风湿痹痛:治风湿痹阻经络所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如风湿性关节炎),因能“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可增强止痛之力,常配独活、秦艽(如独活寄生汤)。

四、作用特点

1. “血中气药”:川芎既能入血分(活血散瘀),又能入气分(行气解郁),气血同调,尤其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如痛经伴胸胁胀痛、跌打肿痛伴局部气滞)。

2. 止痛范围广,“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 上行头目:善治头部疼痛,通过祛风、活血双重作用缓解各种头痛;

- 中开郁结:行气止痛,治胸胁、胃脘等中焦气滞血瘀痛;

- 下行血海:活血调经,治妇科经产瘀血证,故有“通达周身气血”之称。

3. 性温偏燥,以“通”为核心:其辛温之性可散寒祛风,但其燥烈之性易伤阴血,故阴虚火旺(舌红少津、潮热盗汗)、气虚出血(如崩漏)者需慎用,避免加重阴虚或出血。

综上,川芎以“活血不滞、行气不散、祛风止痛”为核心特点,是中医治疗“气血瘀滞兼风邪”相关疼痛病证的核心药物,临床应用需紧扣其“辛温行散、气血同调”的特性,合理配伍以扬长避短。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