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于审批手续的问题,这位大叔提醒得很对,我们当然要办手续。
大家就不要质疑了。”
说人话就是,我们准备的很全面,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他领导办事,向来是把规矩放在第一位的,绝对合法合规,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留下任何漏洞,更不会给韩家留后遗症。
这点周秘书一点儿都不担心。
大部分邻居听了这话,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可总有那么一两个不服气的,觉得这外地来的泥腿子凭什么就能这么牛气。
其中一个平时就爱搬弄是非的老太太,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说得比唱得好听”,然后眼珠子一转,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挤出人群,扭着小脚就往街道办事处的方向跑去了。
她要去揭发,她压根儿就不信周秘书说的话。
等街道的干部来了,看他还怎么睁眼说瞎话?
不管四周的人心里多不满,施工队可没停下,工人们埋头苦干,进度飞快。
等那个去举报的老太太气喘吁吁地把街道的人带来时,她心里还挺得意,觉得这下可算是能为民“主持公道”了,看韩家怎么收场。
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只见她带来的那位街道办陈主任,一看到施工现场,连问都没问一句,就跟见了亲爹似的,一路小跑着冲了过去。
离着老远,陈主任就满脸堆笑地伸出了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周秘书的手,腰都快弯成了九十度,“哎哟,周秘书,周秘书。您怎么亲自在这儿盯着啊?
这大热天的,真是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周秘书客气地跟他握了握手,还没来得及说话,陈主任就赶紧自我介绍,“周秘书,我是这片儿的街道主任,我姓陈。
是这样的,我刚刚接到我上级领导的电话,说这边有个小工程,特意指示我,让我务必过来一趟,看看有什么需要我们街道配合的,一定要全力支持,确保工程顺顺利利,万无一失。
您看,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您尽管吩咐,千万别客气。”
这番话一说出来,周围看热闹的邻居们全都傻眼了。
敢情人家认识,听这口气,韩家后台挺硬啊!看走眼了看走眼了。
那个去举报的老太太,脸色比猪肝还难看。
她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又悔又怕。
敢情人家根本就不是什么违章施工,而是上头打了招呼的“重点工程”。
人家是一伙的。
她想起刚才自己去街道那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就觉得脸烧得慌。
再看看周围邻居投来的异样目光,更是无地自容。
别人嘴里吵吵得凶,可没一个真去的,咋就她这么缺心眼儿,非要去当这个出头鸟呢?
好在陈主任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周秘书身上,压根就没多看她一眼。
老太太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灰溜溜地缩回了人群里,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其实她心里哪儿是为了什么“公共设施”,纯粹就是嫉妒。
她每天天不亮就得拎着臭烘烘的尿罐子,哆哆嗦嗦地去排大队上公共厕所,凭啥这一家子外地来的泥腿子,就能扯这种西洋景儿,在自个儿家里搞一个厕所?这太不公平了。
站在院门口的赵桂云,气得咬牙切齿。
要不是顾及着周秘书还在这儿,怕影响了自己在亲家面前的形象,她早就冲上去挠那个老帮子了。
她在心里狠狠的给这老太太记下了一笔,等着,等这事儿都弄利索了,房子也盖好了,看她怎么骂不死这帮长舌头的。
赵桂云深吸一口气,决定暂时忍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韩秀芝是个勤快实在的人,她在厨房里一趟一趟地烧开水,用大茶缸子泡上浓浓的茶水,给工人们送去喝。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儿不假。
到了傍晚时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两百多米的沟就已经全部挖好,管道也铺设完毕。
整个过程,一点儿都没用韩云深和赵桂云操心。
周秘书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沟挖好了,他立刻指挥工人下管道,管道连接妥当,又马上把坑给埋上,最后还把新填的土给夯实了,平整得跟原来没什么两样。
整个施工过程中,那位街道办的陈主任就跟个随从似的,一直陪同在旁边,给师傅们端茶倒水,递烟点火,忙前忙后,一步都没敢走。像自己家的活一样,可有主人翁精神了。
韩家人这边也没闲着。
赵桂云早就跟韩云深商量好了,今天不管怎么说,都得好好招待人家一顿。
这顿饭不仅要做,还得做得丰盛。
下午工人们挖沟的时候,韩云深就揣着钱和票,跑去副食品商店和菜市场,猪肉、鸡、鱼、蛋,还有各种新鲜蔬菜,买回来一大堆。
这不,眼看着工程就要结束了,赵桂云和韩秀芝婆媳俩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半天,足足整治出了三桌丰盛的饭菜。
桌子就摆在宽敞的院子里,一道道硬菜码得满满当当,那浓郁的肉香味儿顺着风飘出去老远,馋得看热闹围观的人直流口水。
韩家现在也不缺桌椅板凳。
当初龙凤胎过周岁的时候,韩清韵特意托关系到家具厂刘师傅那儿走了后门,一口气买了十套崭新的桌椅。
这次搬家,就特地搬了五套过来,正好派上了用场。
就在院子里热热闹闹,工人们洗了手脸,准备入席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停在了路边。
苏锦程今天破天荒提前下了班。
在他看来,挖一条小小的排水沟,实在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只要是亲家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
他心里惦记着,不亲自来看看总觉得不踏实,更主要的,还能看看小孙孙。
他听到了院子里的喧闹声,但没有立刻进去。
先是绕到路边,仔细查看刚刚完工的地方。
用脚在新填的土上用力踩了踩,感觉非常紧实,没有半点松软,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又抬眸,看了看韩家院墙被推倒的一块,排水管道从墙根下穿过,一路通到院墙内,整个工程看起来干净利落。
看完了这些,他才带着驾驶员小王,迈步走进了韩家的院子。
一进院门……好家伙,怪不得这么热闹。
只见院子正中央,摆了三张大圆桌,每一桌上都摆满了菜,满满当当,几乎都快放不下了,道道都是硬菜。
可见人韩家是下了功夫的,
酒席还没开始,工人们、周秘书还有那位街道主任,正围坐在桌边,热热闹闹地聊着天。
见苏锦程来了,正跟陈主任说着话的周秘书和恨不得把眼睛黏在菜盘子上的陈主任,立刻站了起来。
周秘书,“领导,您下班了?”
“嗯!今天不忙,没什么事就提前几分钟下班。”
苏锦程见大家都站起来,他笑着把手往下压了压,“都坐都坐,不用紧张,都随意。”
韩云深手里拎着网兜从屋里出来,网兜里是几瓶白酒,“呀!亲家回来了,就等你了。
来来来,赶快坐,今儿个咱们都好好喝几盅。”
苏锦程对这个亲家越看越满意,你听听人家说的话,说他回来了,而不是你来了。
就一个“回”字,立刻拉近了关系,这个回好啊!他爱听。
“呵呵呵,今天下班早,惦记着这边,就过来看看。”苏锦程也积极回应。
他眼睛一扫,发现自家俩孙子骑在鹅身上在院子里跑着玩儿。
另外韩云深的两个孙子孙女也骑着俩大鹅,苏锦程表情难得的咧开了。
不是,韩家不就两只颇为雄壮的鹅吗?这怎么又出来两只?
因为经常偷拍两个孩子的照片,两个小孙孙,骑鹅的照片他有好几张,所以知道韩家有两只这样的鹅。
要说两只鹅都长这么大,可以自我解释,大概人家韩家会养伙食好,才把鹅养那么大。
但四只都这么大,这是怎么养的?这是什么品种?
其实韩家还有二十来只鹅,都关在了屋子里。
就等着南边这一排房子盖好,把鹅和鸡关到南边。
这一批鹅和鸡就是过年以后赵桂云孵出来的,之所以几个月能长这么大,这不是有韩清韵吗?
她偷偷的选上了三只,偷偷的给喂灵泉,这几只鹅就跟发面馒头似的长这么大。
她跟家人解释了,美其名曰大壮和二壮的后代,肯定随爹妈。
基因就不一样,不能以常理度之。
反正她胡说八道,全家已经习惯了。
其实是经过黄大彪事件之后,韩清韵觉得自己家院子大孩子又多,战斗鹅不够用啊!
她不在的情况下,家里得有充足的战斗力保家护院,尤其马上暑假,她回军区得带上大壮二壮。家里这边就没有战斗力了,那哪行?必须培养几个新生力量。
但这几只鹅大概不是在空间里长大的,智商远远不如大壮和二壮,好在他们都听大壮和二壮的话。
想让这些鹅干啥,直接给大壮二壮下指令,这两只鹅再给那几只鹅翻译,基本上就都听人话了。
(宝子们,今天比较懒,不想分章,三章合并在一起发了,读起来有点长,宝子们辛苦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