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谁说只有联邦士兵是需要在前线拼命的,即便是在大后方...
联邦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也同样是在玩命的。
“关于更强的跨星系能力,有方案了吗?”
了解完目前的大致进度之后,林宇问道。
毕竟,以曲率泡发生器来推动,速度始终太慢了。
星系内部的移动还好说,可一旦涉及数百上千万光年,甚至是上亿光年的移动...
哪怕是9.9999级曲率,理论极限也只有倍光速。
相比起超空间上亿倍光速,空间传送无视距离固定38分钟通过而言...
其速度简直能以乌龟来形容。
“这方面,老师正带着大师姐在研究,听说已经有点眉目了。”
“目前正在论证的主要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真空衰变跃迁(Vacuum decay Jump),通过在前方诱导局部真空相变,创造短暂的低光速通道,而中子战星以常规动力穿过通道后,后方真空恢复原状,形成(伪超光速)。”
“通道内光速降至1米\/秒,战星实际移动等效1亿倍光速。”
“第二种,维度折叠(dimensional Folding),将中子战星从三维宇宙暂时升维至五维空间,利用高维拓扑捷径移动,最后在目标位置重新降维。”
“这种方式可以无视距离的远近,一律只要数分钟便能抵达,但因为要借用高维空间,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需要研究。”
“第三种,时间轴冲浪(timeline Surfing),这也是一种宇宙第四定律的应用,将中子战星投射至虚时间轴,沿宇宙膨胀方向移动,再返回实时间。”
“主观体验仅过1小时,实宇宙已跨越 1亿年(依赖宇宙年龄差)。”
“但存在误入平行宇宙或 时间悖论区的风险(如遇见另一个自己)。”
“并且,如果对方掌握时空雷达,甚至可以预判落点设伏。”
“当然了,中子战星也不怕埋伏就是了!”
林宇默默听着。
这一项方案,都十分的超前。
这也没办法,谁让中子星的引力这么大,常规的跃迁引擎,亦或是超空间引擎根本没法用。
跃迁引擎的话,中子战星能直接撕裂子空间通道。
至于超空间引擎...
信不信超空间窗口刚一打开,就被中子战星撕裂?
同时林宇也很清楚,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方案,并开始了技术论证。
但要真攻克这些技术,并实际应用的话...
可就不是的短时间内能搞定的了。
就目前而言,中子战星...
依旧只能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武器来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会选择天龙座星系内,寻找并捕获中子星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这里距离银河系很足够近。
一旦发生状况,也可以及时将中子战星调往银河系内,作为最终手段。
没办法,就现阶段而言,即便中子战星再强,但短腿的毛病...
仍是其最大的问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