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说过,单凭仁心化不了燥结。\"大黄的声音在梁上响起,他倒挂在房梁,墨发垂落如瀑,\"让我用苦寒荡涤...\"
\"然后耗尽患者最后阴液?\"白芍轻抚案上《伤寒论》竹简,\"你可见今日太阴经的裂纹?脾约之人,岂堪峻下?\"
火麻仁突然抓住关键:\"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他展开仲景未写完的麻子仁丸方论,\"所以我们不能只攻阳明之实,更要润太阴之约。\"
大黄翻身落地,玄衣上的金纹明灭不定:\"你是说...要我与你配合?\"
破晓时分,众药灵再次潜入患者经络。这次火麻仁率先展开甘平之气,如春雨渗入干裂的脾土。白芍紧随其后,酸寒之性化作滋养的月光,修补着太阴经的裂痕。当大黄的黑焰再度燃起时,火麻仁的银铃轻响,将苦寒之气裹进柔润的蜜丸...
患者腹中雷鸣,众人退出经络的刹那,恶臭弥漫医庐。家属喜极而泣时,虚空金榜大放光明,《伤寒论》原文浮现:\"麻子仁丸方,治脾约证...\"六道功德金光分别没入药灵们眉心。
火麻仁看着腕间重生的金线,忽然懂得仲景说的\"阴阳自和\"。他望向正在斗嘴的大黄与厚朴,还有替枳实包扎伤口的白芍,唇角泛起笑意。银铃声中,六道灵光交织成经方真义,永远镌刻在传世医典之上。
————————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炙,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数。
【证治机理】证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伤寒明理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日其脾为约。”胃有燥热,脾受约束,故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则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皆为胃肠燥热之象。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治当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重用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本方为治脾约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纳泻下于润下之中,泻而不峻,下不伤正。
【方歌】麻仁丸用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