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仁,你反对搞蔬菜大棚是什么意思?我跟你说,推广蔬菜大棚可不是我的意思,也不是镇政府的意思,是咱们县里的意思!你带头不响应号召,你是打领导的脸啊!”
这回换秦淮仁给沈祥瑞倒水了,满上了一杯水以后,秦淮仁才慢慢开口说话。
“一个大棚一年也就挣三四千,这个小吊瓜种也就应季的时候能挣一笔,村里一户人家也就两三个大棚,撑死挣一万多块。咱们县里各村都搞大棚,那就挣不上钱了,这才是打脸。”
听完了秦淮仁掏心掏肺的一番话,沈祥瑞这才把脸上的怒气消下去了一点,起码脸色没有那么难看了。
但,还是很不满意,拿起陶瓷水杯抿了一口两百块,这才开口。
“你说得在理,但是县里的文件,你还是要落实,你说吧,你怎么对付?”
按照上一世的记忆,就是因为隔壁几个村搞大棚成功了,自己的村子在内全县都争相搞起了大棚种植蔬菜,可就挣了一年的钱,再往后大棚作物就不是致富的宝物了。
不过,现在的秦淮仁也不是以前的秦淮仁了,情商也提升了不少,想好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明白是时候把自己酝酿好的想法全都掏给沈祥瑞了。
“县里的号召,我肯定要响应,既然鼓励搞大棚,那就缺少技术员,我让村里的农户去当技术员,到各村子去指导农业大棚行不!”
沈祥瑞点了支烟,开始端着下巴思考着,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反复咀嚼着秦淮仁的话。
作为人精的沈祥瑞不是不明白,自己能成为镇长,肯定是上级领导的提携。
领导要提拔干部,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忠诚。
思来想去,秦淮仁不按照文件办,确实很难办,可他说出来的后果,也确实是蔬菜大棚的结果,这样县委领导也不会满意。
能够挣到钱,捞到第一桶金的人,永远都是最先吃到螃蟹的人,明确点说,先行者才能吃到时代的红利。
最终,沈祥瑞选择相信自己提携的秦淮仁。
“行,想怎么干,你做主。但,你别忘了,你是带头致富的典型,你必须起好先锋带头作用。”
秦淮仁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慢慢说道:“对不起,沈镇长,我要让你失望了。”
“什么?”
沈祥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80年代,人们都是官本位的思想,村长再小也是个官,人都是自私的,要富也是干部先富。
秦淮仁能在这个时候拒绝做一个干部,是人都不会理解。
“沈镇长,我清楚,你接受不了我的这个决定。但是,我意已决。我去了省城,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咱们农民要致富,就必须视野更广,我这次回村就是来把村长交接给小皮的。如果,我不带头走出农村,那么我们永远是井底之蛙。”
沈祥瑞又思考了片刻,最终对秦淮仁点了点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