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方公布的伤亡名单里,全是“军事人员”,但某人权组织发布的卫星对比图显示,核设施附近的村庄有三处房屋被毁。
当记者在五角大楼发布会上提出质疑时,发言人举起AI无人机的“零误伤”认证报告:“这是算法的胜利,比人类判断更可靠。”
北约的新枷锁华沙的美军基地里,“星链盾牌”反导系统的雷达开始旋转。
这套由洛克希德·马丁制造的系统,被汉密尔顿吹嘘为“能拦截俄罗斯所有‘匕首’导弹”,但波兰总理在签署驻军协议时,手却在微微颤抖——协议附件里,“基础设施使用费”每年高达23亿美元,相当于波兰国防预算的15%。
北约总部的争吵持续到深夜。
德国防长拍着桌子怒吼:“这会彻底激怒莫斯科!北溪管道的天然气还想不想要了?”
而米国驻欧盟大使则慢悠悠地翻开账本:“过去五年,米国为欧洲安全投入了7800亿,现在不过是让你们分担一点。”
他的手指在“俄罗斯威胁评估报告”上敲击,每页都附有“匕首”导弹的飞行轨迹图,却绝口不提这些数据来自AI模拟,而非实战测试。
离间计在暗网悄然发酵。
某“匿名者”账号发布伪造的“德俄秘密协议”,声称德国同意用卢布购买天然气,交换俄罗斯不针对欧盟部署导弹。
尽管很快被揭穿,仍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引发对德国的强烈不满。
华沙的街头突然出现大量标语:“警惕德国的绥靖政策”,而这些标语的印刷字体,与美军驻波兰基地的宣传品如出一辙。
柏林总理府的深夜会议上,现任总理看着“星链盾牌”的部署图,突然将咖啡泼在文件上。“他们想让欧洲变成对俄前线,自己坐收渔利。”他对着幕僚们低吼,手指戳向地图上的北溪-2管道,“这不仅是军费问题,是要断绝我们与俄罗斯和解的可能。”
法国的反应更具戏剧性。
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召见俄罗斯大使,暗示“法国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关切”,随后却在北约会议上投票支持部署反导系统。
某外交官的匿名爆料称:“总统的策略是表面顺从,暗地里加速欧洲自主防务,他说‘不能再做米国的枪膛里的子弹’。”
最微妙的是土耳其的态度。埃尔多安在安卡拉的阅兵式上宣布:“将自主研发反导系统,不依赖任何外部力量。”
但私下里,他却允许美军使用因吉尔利克基地,交换米国对土耳其购买F-16的默许。
这种“墙头草”策略,成了许多北约国家的真实写照——表面附和米国,实则各怀鬼胎。
瑶光大厦的指挥中心里,关瑶放大伊朗核设施的卫星图,星核戒指的光芒照亮废墟上的一个细节——某块未被炸毁的墙体上,有个模糊的北斗七星涂鸦。
“这是基金会残余势力的标记,”她对着陆沉舟冷笑,“汉密尔顿以为自己在主导战争,其实只是在别人画好的棋盘上落子。”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