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绵山峰峦层叠,草木茂盛,流水潺潺,白云飘浮,林间鸟儿成群鸣叫,山谷中回荡着阵阵回声,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踪影。这情形正应了那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左右侍从抓来几个农夫,晋文公亲自询问他们。农夫们说:“几天前,曾有人看见一个男子,背着一位老妇人,在山脚下休息,打水给老妇人喝,之后又背着她往山上走去。现在就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晋文公下令在山下停车,派人四处寻访,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
晋文公面带怒色,对解张说:“子推为何对我怨恨如此之深呢?我听说子推极为孝顺,如果放火烧山,他必定会背着母亲出来。” 魏犨进言说:“当年跟随您流亡的日子里,大家都有功劳,难道只有子推有功劳吗?如今子推故意隐身,以此要挟国君,让您的车驾停留在此,白白浪费时间。等他为了躲避大火出来,我定要羞辱他一番!” 于是,魏犨让军士在山前山后四处放火,火势凶猛,借助大风,蔓延数里,烧了三天才熄灭。然而,介子推始终不肯出来,他和母亲相互抱在一起,死在了一棵枯柳之下。军士们找到了他们烧焦的尸骨。晋文公看到后,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下令将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之下,还修建祠堂祭祀他们。环绕绵山一带的田地,都作为祭祀祠堂的田产,让农夫掌管每年的祭祀事宜。晋文公还说:“把绵山改名为介山,以此铭记我的过错!” 后世在绵上设立县,叫做介休,意思是介子推在此休息。
放火焚烧山林的那天,正是三月五日清明节的时候。国人思念、仰慕介子推,因为他死于火灾,不忍心生火做饭,为此吃了一个月的冷食。后来逐渐减少到三天。直到如今,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每年冬至过后的一百零五天,人们都会提前做好干粮,用冷水食用,这叫做 “禁火”,也叫 “禁烟”。人们还把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到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柳,以招介子推的魂魄,或者进行野外祭祀,焚烧纸钱,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胡曾写诗道:“羁绁从游十九年,天涯奔走备颠连;食君刳股心何赤?辞禄焚躯志甚坚!绵上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
晋文公确定了对群臣的赏赐之后,大力整顿国家政事,推举贤能之士,任用有才能的人,减少刑罚,减轻赋税,促进商业流通,以礼接待宾客,救济孤寡,救助贫困之人,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周襄王派太宰周公孔和内使叔兴,赐予晋文公诸侯霸主的任命。晋文公以特别隆重的礼节款待他们。叔兴回国后拜见周襄王,说:“晋侯必定会称霸诸侯,对他不可不重视。” 周襄王从此疏远齐国,亲近晋国,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说起那叔隗,虽说容貌姣好,却向来缺乏闺阁女子应有的品德。在她的母国,她特别喜欢骑马射箭。翟国国君每次外出打猎,她都主动请求一同前往,每日与将士们在原野上驰骋追逐,毫无拘束。如今她嫁给周襄王,住在深宫之中,就如同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困在栅栏内的野兽,极为不自在。
一天,叔隗向襄王请求道:“我自幼学习射猎,父亲从未禁止过我。如今在这宫中郁郁寡欢,四肢都变得懈怠乏力,恐怕会患上痿痹之疾。大王为何不举办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让我也去看看呢?” 襄王此时正宠爱叔隗,对她言听计从。于是便命太史挑选吉日,大规模召集车骑和士卒,在北邙山举行狩猎活动。有关官员在山腰搭建了帐篷,襄王与隗后坐在里面观看。
襄王为了讨隗后欢心,下令道:“以中午为期限,猎获三十只禽兽的,赏赐軘车三辆;猎获二十只禽兽的,赏赐?车两辆;猎获十只禽兽的,赏赐轈车一辆;猎获不足十只的,没有赏赐。” 一时间,王子王孙以及大小将士们纷纷出击,捕猎狐狸、追逐野兔,无不各展所能,希望赢得丰厚赏赐。狩猎持续了许久,太史上奏说:“太阳已经到正中午了。” 襄王传令收围,各位将领纷纷献上所猎获的禽兽,有的十只,有的二十只。唯有一位贵人,献上的禽兽超过三十只。这位贵人生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他是襄王的庶弟,名叫带,国人都称他为太叔,被封为甘公。因为早年争夺嫡位没有成功,还曾召集戎族军队攻打周朝,事情败露后逃到齐国。后来惠后多次在襄王面前为他辩解求情,大夫富辰也劝说襄王与兄弟修好,襄王不得已,才将他召回。今日在狩猎中,太叔施展本领,拔得头筹。襄王十分高兴,当即按照规定赏赐给他軘车。其余人按照猎获数量的多少,也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隗后坐在襄王身旁,看到甘公带才貌出众,射艺高超,不禁夸赞不已。她向襄王询问,得知太叔是王室宗亲,心中十分爱慕。于是对襄王说:“天色还早,我想亲自打一次围,活动一下筋骨,希望大王能下旨批准!” 襄王本就想取悦隗后,怎好不准奏,便命令将士重新整顿围场。
隗后解下绣袍(原来袍内事先穿好了窄袖短衫),套上一件样式独特的黄金锁子轻细铠甲,腰间系着五彩纯丝绣带。用六尺玄色轻绡绕在额头,遮住凤笄,以防尘土。腰间悬挂箭囊,手持朱红色的弓。打扮得十分齐整!有诗为证:“花般绰约玉般肌,幻出戎装态更奇;仕女班中夸武艺,将军队里擅娇姿。”
隗后这一番装扮,别有一番风采,惹得襄王微微含笑。左右侍从准备好了戎车等待。隗后说:“乘车不如骑马迅速。我随行的婢女,凡是从翟国来的,都擅长骑马。请让她们在大王面前展示一下。” 襄王下令挑选了许多良马,备好鞍辔。陪隗后骑马的婢女,大约有好几人。隗后正要上马,襄王说:“且慢。” 接着便问同姓的各位公卿中:“谁擅长骑马?保护王后下场狩猎。” 甘公带上奏说:“臣愿意效劳。” 这一差事,恰好暗合了隗后的心意。
婢女们簇拥着隗后,骑马先行。甘公带随后跨上一匹名驹,紧紧跟上,不离左右。隗后想在太叔面前展现自己的本领,太叔也想在隗后面前炫耀自己的手段。还没比试弓箭,先比试跑马。隗后连着几鞭抽打马匹,那马如腾空一般飞驰而去。太叔也扬鞭策马,紧紧追赶。转过山腰,两人的马恰好并驾齐驱。隗后拉住缰绳,夸赞甘公说:“早就仰慕王子的大才,今日才得以见识!” 太叔在马上欠身说道:“臣只是学着骑马罢了,不及王后万分之一!” 隗后说:“太叔明天早上可到太后宫中请安,我有话要跟你说。” 话还没说完,几个骑马的侍女就赶来了。隗后含情脉脉地看了太叔一眼,太叔轻轻点头示意,两人各自勒马返回。
恰好山坡下赶出一群麋鹿,太叔左手射麋,右手射鹿,都射中了。隗后也射中了一头鹿。众人纷纷喝彩。隗后又骑马跑到山腰,襄王走出帐篷迎接,说:“王后辛苦了!” 隗后将自己射中的鹿,恭敬地献给襄王。太叔也献上一只麋和一只鹿。襄王十分高兴。众将和军士们又进行了一番驰射,才撤去围场。御膳房将猎获的野味烹调好呈上来,襄王赏赐给群臣,众人欢饮之后散去。
第二天,甘公带入朝感谢赏赐,随后便到惠后宫中请安。此时隗后已经先到了。隗后事先用财物贿赂了随行的宫女,与太叔眉来眼去,两人心领神会。借口起身,便在旁边的房间里私会。两人你情我愿,难分难舍,临分别时更是依依不舍。隗后叮嘱太叔:“要时常进宫与我相会。” 太叔说:“我怕大王起疑。” 隗后说:“我自有办法应对,不必担忧!” 惠后宫中的宫女,大多知道这件事。只因太叔是太后的爱子,况且事情重大,都不敢多嘴。惠后心里也隐隐有所察觉,反而吩咐宫女:“少讲闲话。” 隗后的宫女们,都收受了赏赐,成了她的心腹,为她通风报信。太叔于是常常通宵达旦地悄悄住在宫中,唯独瞒着襄王一人。史官写诗感叹道:“太叔无兄何有嫂?襄王爱弟不防妻。一朝射猎成私约,始悔中宫女是夷!” 还有诗讥讽襄王不该召回太叔,自招灾祸,诗中写道:“明知篡逆性难悛,便不行诛也绝亲。引虎入门谁不噬?襄王真是梦中人!”
大凡做好事的心思,会一天比一天淡薄;做坏事的胆子,却一天比一天大。甘公带与隗后私通,走熟了路,做惯了这种事,渐渐不再避讳他人耳目,也不顾及利害关系,事情自然就败露了。那隗后正值青春,欲望强烈,襄王虽然宠爱她,但毕竟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体力终究有些力不从心,时常在别的寝宫休息。太叔花些钱财,耍些权势,那些把守宫门的,不过是些内侍,心里都想着:“太叔是太后的爱子,周王一旦驾崩,太叔就是未来的大王了,不如接受他的赏赐,管他什么事呢?” 因此太叔不分早晚,自由出入宫中。
宫中有个名叫小东的婢女,颇有几分姿色,还擅长音律。一天晚上,太叔欢宴之时,让小东吹奏玉箫,自己唱歌应和。当晚众人开怀畅饮,太叔喝醉后有些失控,便按住小东,欲行不轨之事。小东惧怕隗后,挣脱衣服逃开了。太叔大怒,拔剑追赶,想要杀了小东。小东径直跑到襄王的别寝,敲门哭诉,说太叔如何如何无礼,“现在还在宫中”。襄王听后勃然大怒,拿起床头的宝剑,快步赶到中宫,要去杀太叔。太叔的性命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