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且说楚将成得臣把军队驻扎在泓水北岸,斗勃建议:“咱们赶在五更天就渡河,以防宋军抢先布阵,阻拦咱们。” 成得臣却笑着说:“宋公行事迂腐刻板,对兵法一窍不通。咱们早渡河就早开战,晚渡河就晚开战,有什么可害怕的?” 到了天亮,楚国的士兵和车马才开始陆续渡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进言:“楚军天亮才开始渡河,这明显是轻视咱们。咱们现在趁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冲上前去攻击,这是咱们用全部兵力对付楚军的一半兵力啊。要是等他们全部渡过河,楚军人多,咱们人少,恐怕抵挡不住,这可怎么办?” 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没看到上面的‘仁义’二字吗?我堂堂正正地摆开阵势,哪有在敌人渡河到一半就攻击的道理?” 公孙固又暗自叫苦。

不一会儿,楚军全部渡过了河。成得臣头戴饰有美玉的帽子,帽带系得整整齐齐,身穿绣袍软甲,腰间挂着雕弓,手里拿着长鞭,指挥着军士们在东西两边布阵。他气宇轩昂,旁若无人。公孙固又向宋襄公请求:“楚军正在布阵,还没有完全列好队形,咱们赶紧击鼓进攻,他们肯定会大乱。” 宋襄公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说:“呸!你就贪图这一时的进攻之利,却不顾及万世的仁义吗?我堂堂正正地摆开阵势,哪有在敌人还没列好队形就击鼓进攻的道理?” 公孙固再次暗自叫苦。

楚军的阵势已经摆好,人强马壮,漫山遍野都是。宋军看到这场景,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宋襄公下令军中击鼓,楚军那边也击鼓回应。宋襄公亲自手持长戈,带着公子荡、向訾守两位将领,以及门官们,催促战车直冲楚阵。成得臣见来势凶猛,暗中传下号令,打开阵门,只放宋襄公这一队车骑进去。公孙固随后赶上去护驾,可宋襄公已经杀进楚阵里了。只见一员上将挡住阵门,连声喊道:“有本事的快来决战!” 这员将领正是斗勃。公孙固大怒,挺戟直刺斗勃,斗勃立即举刀相迎。两人交战,不到二十回合,宋将乐仆伊带着军队赶到,斗勃渐渐有些招架不住。恰好这时,楚阵中又冲出一员上将蔫氏吕臣,接住乐仆伊厮杀。公孙固趁着混乱,瞅准机会,拨开斗勃的刀,冲进楚军。斗勃提刀追赶,宋将华秀老又到了,缠住斗勃,两对人在阵前杀得难解难分。

公孙固在楚阵中,左冲右突。过了好一会儿,他望见东北角上甲士如林,围得紧紧的,便急忙赶过去。正好遇到宋将向訾守,满脸是血,急切地呼喊:“司马快快来救主公!” 公孙固跟着向訾守,杀进重围,只见门官们一个个身负重伤,却还在和楚军拼死战斗,不肯后退。原来宋襄公对待下人极为宽厚,所以门官们都拼死效力。楚军见公孙固如此英勇,稍稍往后退了一些。公孙固上前一看,公子荡要害部位受伤,倒在车下,那面写着 “仁义” 的大旗,已经被楚军夺走了。宋襄公身上也有好几处创伤,右大腿中箭,膝筋被射断,无法站立。公子荡看到公孙固来了,睁开眼睛说:“司马好好保护主公,我要死在这里了!” 说完就断了气。公孙固悲痛不已,把宋襄公扶到自己车上,用身体护住他,奋勇杀出重围。向訾守在后面掩护,门官们一路簇拥护卫,且战且退。等脱离楚阵时,门官们已经没有一个存活的了。宋国的兵车,十有八九都损失了。乐仆伊、华秀老见宋公已经脱离险境,各自逃回。成得臣乘胜追击,宋军大败,辎重器械,几乎全部丢弃。公孙固和宋襄公连夜逃回宋国。

宋军战死的人很多,他们的父母妻子,都在城外互相抱怨,埋怨宋襄公不听司马的话,才导致这场败仗。宋襄公听到这些,叹息道:“君子不会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会俘虏头发花白的老人。我要用仁义来指挥军队,怎么能效仿那些乘人之危、扼守险要的行为呢?” 全国上下没有不嘲笑他的。后人相传,都说宋襄公推行仁义,却失去众人支持,最终导致失败,说的正是泓水之战这件事。髯翁写诗感叹道:“不恤滕鄫恤楚兵,宁甘伤股博虚名。宋襄若可称仁义,盗跖文王两不明。”

楚军大获全胜,再次渡过泓水,奏着凯歌返回。刚出宋国边境,侦察骑兵报告:“楚王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接应,现在驻扎在柯泽。” 成得臣立刻到柯泽拜见楚王,献上战利品。楚成王说:“明天郑君会带着他的夫人,到这里来慰劳军队,咱们要大肆陈列俘虏和缴获的物品,好好向他们炫耀一番。” 原来郑文公的夫人芈氏,正是楚成王的妹妹,被称为文芈。因为兄妹的亲情,她乘坐着辎軿车,跟随郑文公来到柯泽,与楚王相见。楚王向他们展示了俘获的众多物品。郑文公夫妇表示祝贺,拿出大量金银财宝,犒赏楚军。郑文公诚恳地邀请楚王第二天赴宴。

第二天一早,郑文公亲自出城,邀请楚王进城。在太庙中设宴款待,举行九献礼,规格如同招待天子。食品有数百种,另外还加上笾豆六器,宴会的奢侈程度,是各国从未有过的。文芈所生的两个女儿,叫伯芈、叔芈,尚未出嫁。文芈又带着她们以甥女的礼节拜见舅舅,楚王十分高兴。郑文公和妻子、女儿轮流给楚王敬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把楚王灌得酩酊大醉。楚王对文芈说:“我接受的款待太丰厚了,已经过量了!妹妹和两个外甥女,送我一程怎么样?” 文芈说:“遵命。” 郑文公送楚王出城后,先告辞离开。文芈和两个女儿,与楚王并驾而行,一直来到军营。原来楚王看上了两个外甥女的美貌,当晚就把她们拉进寝室。文芈在帐中徘徊,一夜都没睡着,然而畏惧楚王的威严,不敢出声。(舅舅纳外甥女,真是禽兽行径!)第二天,楚王把缴获物品的一半,赠送给文芈,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回国,纳入后宫。郑国大夫叔詹感叹道:“楚王恐怕不得善终吧?设宴是为了完成礼仪,可礼仪却没有了应有的规矩,这是不会有好结局的。”

且不说楚宋之间的这些事。再说说晋公子重耳,从周襄王八年到齐国,到襄王十四年,前后在齐国一共待了七年。期间遭遇齐桓公去世后的变故,他的几个儿子争夺君位,齐国国内大乱。等到齐孝公即位,又违背先人的做法,归附楚国,与宋国为敌,事情繁杂,诸侯大多与齐国关系不和睦。赵衰等人私下商议:“我们到齐国来,是认为齐国作为霸主的力量,可以借助它来图谋复国。现在继位的君主失去了霸业,诸侯都背叛了齐国,很明显,齐国已经不能为公子出谋划策了。我们不如再到其他国家去,另作打算。” 于是一起去见公子重耳,想和他谈这件事。

公子重耳贪恋齐姜的美色,每天只顾着吃喝玩乐,不过问外事。众豪杰等了十天,都没能见到他。魏犨生气地说:“我们因为公子有作为,所以不怕劳苦,追随他四处游历。现在在齐国待了七年,公子却贪图安逸,消磨了志向。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十天都见不到他一面,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狐偃说:“这里不是聚在一起谈论的地方,大家都跟我来。” 于是他们一起走出东门外一里左右,这个地方叫桑阴。放眼望去,都是老桑树,绿荫层层叠叠,阳光都透不进来。赵衰等九位豪杰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赵衰问:“子犯(狐偃字子犯),你有什么计策?” 狐偃说:“公子的行程,全在我安排。我们商量妥当,准备好行装,一旦公子出来,就说邀请他到郊外打猎,出了齐城,大家齐心协力,劫持他上路就行。只是不知道这一趟行程,在哪个国家能有所收获?” 赵衰说:“宋国正图谋称霸,而且宋国国君是个好名之人,我们何不前去投奔他。如果不如意,再到秦国、楚国,肯定会有机会的。” 狐偃说:“我和公孙司马有旧交情,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众人商议了很久才散去。他们以为这个地方幽静偏僻,不会有人察觉,却没想到 “若要不闻,除非莫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作”。当时姜氏的十几个婢妾,正在树上采桑叶喂蚕,看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议事情,就停下手中的活儿听他们说话,把他们的话都听了去。回宫后,婢妾们一五一十地把听到的内容,都告诉了姜氏。姜氏呵斥道:“哪有这样的事,别乱说!” 于是把十几个采桑的婢妾,关在一个房间里,到了半夜,把她们全部杀了,以灭口。

姜氏把公子重耳叫醒,告诉他:“你的随从们打算带着你到其他国家去,有采桑的婢妾听到了他们的计划,我担心消息泄露,会有人阻拦,现在已经把她们除掉了。公子应该早点定下出行的计划。” 重耳说:“人生在世,能安乐就好,管其他的做什么。我就在这里养老,发誓不往其他地方去。” 姜氏说:“自从公子流亡在外,晋国就没有安宁的日子。夷吾无道,兵败受辱,国内百姓不满意,邻国也不亲近,这是上天在等待公子您啊。公子这一去,肯定能得到晋国,千万不要迟疑!” 重耳迷恋姜氏,还是不肯走。

第二天早上,赵衰、狐偃、臼季、魏犨四人,站在宫门外,传话进去:“请公子到郊外打猎!” 重耳还在高床上躺着没起床,让宫人出来回复:“公子偶然有点小毛病,还没梳洗,不能去。” 齐姜听到这话,急忙派人单独把狐偃召进宫。姜氏屏退左右,问他来意。狐偃说:“公子以前在翟国的时候,每天都驾车策马,去猎狐打兔。现在在齐国,很久都没出去打猎了,我们担心他四肢变得懒惰,所以来邀请他,没有别的意思。” 姜氏微笑着说:“这次出去打猎,是去宋国、秦国或者楚国吧?” 狐偃大吃一惊,说:“一次打猎,怎么可能去这么远的地方?” 姜氏说:“你们想劫持公子逃走,我都知道了,不用隐瞒。我昨晚也苦苦劝说公子,无奈他执意不听。今晚我会设宴,把公子灌醉,你们用车连夜把他载出城,事情肯定能成功。” 狐偃叩头说:“夫人割舍夫妻之情,来成就公子的名声,如此贤德,千古罕见!” 狐偃告辞出来,把这件事告诉了赵衰等人。车马、人员、鞭刀、干粮等,都一一收拾准备好,赵衰、狐毛等人先押着这些东西到郊外等候。只留下狐偃、魏犨、颠颉三人,带着两辆小车,埋伏在宫门左右,专门等姜氏传来消息,就立刻行动。这正是:“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当晚,姜氏在宫中摆下酒席,给公子重耳敬酒。重耳问:“这酒是为什么而设的?” 姜氏说:“我知道公子有四方之志,特意准备了这杯酒为你饯行。” 重耳说:“人生短暂,就像白马过隙,如果能顺心如意,何必再去别处寻求呢?” 姜氏说:“放纵欲望、贪图安逸,这可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你的随从们是出于忠诚的谋划,你一定要听从他们的建议!” 重耳突然变了脸色,放下酒杯不喝了。姜氏说:“你是真的不想走,还是在骗我?” 重耳说:“我不走。骗你做什么!” 姜氏笑着说:“想走,是公子的志向;不想走,是公子的感情。这酒本来是为公子饯行的,现在就当作挽留公子的酒吧。我和公子尽情欢乐,可以吗?” 重耳非常高兴,夫妻二人相互敬酒,姜氏又让侍女们唱歌跳舞,轮番敬酒。重耳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席子上。姜氏用被子把他盖上,派人去叫狐偃。狐偃知道公子已经喝醉,急忙带着魏犨、颠颉二人进宫,连人带席子,把重耳抬出了宫。先用厚厚的褥子铺垫好,把重耳安稳地安置在车上。狐偃向姜氏告辞,姜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有词为证:“公子贪欢乐,佳人慕远行;要成鸿鹄志,生割凤鸾情。”

狐偃等人催促着两辆小车,趁着黄昏离开了齐城,和赵衰等人会合,连夜赶路。大约走了五六十里,只听到鸡叫声此起彼伏,东方微微发白。重耳才在车中翻了个身,喊宫人拿水解渴。当时狐偃握着缰绳在旁边,回答说:“要水的话,得等天亮。” 重耳觉得身体摇晃得厉害,说:“扶我下床。” 狐偃说:“这不是床,是车。” 重耳睁开眼睛,问:“你是谁?” 狐偃回答:“我是狐偃。” 重耳心里一下子明白了,知道是被狐偃等人算计了。他掀开被子坐起来,大骂狐偃:“你们怎么不通知我,就把我带出城,想干什么?” 狐偃说:“我们要把晋国献给公子您。” 重耳说:“还没得到晋国,就先失去了齐国,我不想走!” 狐偃骗他说:“我们已经离开齐国一百里了。齐侯知道公子逃走,肯定会发兵来追,已经回不去了。” 重耳勃然大怒,看到魏犨拿着戈在一旁护卫,就夺过他的戈,要去刺狐偃。不知道狐偃的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