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到了掌灯时分,凤姐卸了妆,来向王夫人回话:“今天甄家送来的东西,我已经收下了。咱们回送他们的东西,趁着他家有年下送新鲜玩意儿的船回去,一起交给他们带回去吧?” 王夫人点了点头。凤姐又说:“临安伯老太太生日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派谁送去呢?” 王夫人说:“你看看谁闲着,叫四个女人去就行了,这点小事还来问我。” 凤姐又笑着说:“今天珍大嫂子来请我明天过去逛逛,明天倒是没什么事。” 王夫人说:“有事没事都不打紧。平常她来请,有我们在,你自然不方便;这次她不请我们,单请你,可见是诚心让你去散散心,你可别辜负了她的心意,就算有事也该去。” 凤姐答应了。这时,李纨、迎春、探春等姐妹们也来向王夫人请安,之后各自回房,无话可说。

第二天,凤姐梳洗完毕,先向王夫人回了话,才来向贾母告辞。宝玉听说凤姐要去宁府,也吵着要跟着去。凤姐只好答应,等着宝玉换好衣服,两人便坐上马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宁府。贾珍的妻子尤氏和贾蓉的妻子秦氏婆媳俩,带着许多姬妾、丫鬟、媳妇等,在仪门迎接。尤氏一见到凤姐,先笑着调侃了一番,然后一手拉着宝玉,一起走进上房坐下。秦氏献上茶后,凤姐便说:“你们请我来做什么呀?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赶紧拿出来,我还忙着呢。” 尤氏和秦氏还没来得及回答,地下的几个姬妾先笑着说:“二奶奶今天不来也就罢了,既然来了,可由不得二奶奶了。” 正说着,贾蓉进来请安。宝玉问道:“大哥哥今天不在家吗?” 尤氏说:“出城给老爷请安去了。你是不是觉得闷得慌,坐在这里干什么?不如也去逛逛。”

秦氏笑着说:“今天可巧了,上回宝叔一直想见的我那个兄弟,今天也在这儿,估计在书房呢,宝叔何不去看看?” 宝玉一听,立刻下炕就要走。尤氏和凤姐连忙说:“小心点,急什么呀?” 一边吩咐下人小心跟着,别让宝玉受了委屈,说这可不像跟着老太太过来那么随便。凤姐说:“既然这样,干嘛不把秦小爷请进来,让我也瞧瞧。难道我还见不得他?” 尤氏笑着说:“算了吧!不用见了,他和咱们家那些孩子可不一样,没经过什么折腾,娇气得很。人家孩子向来都是文文静静的,突然见了你这个风风火火的人,还不得被笑话死。” 凤姐笑着说:“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别人就不错了,难道还能被这小孩子笑话?” 贾蓉笑着说:“不是这个意思,他生性腼腆,没见过大场面,婶子见了,别生气。” 凤姐说:“不管他什么样,我都得见一见!别瞎说了。再不带他来给我看看,看我不打你嘴巴。” 贾蓉笑嘻嘻地说:“我可不敢违抗,这就带他来。”

说着,贾蓉真的出去,带进来一个小后生。这后生比宝玉略瘦一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潇洒,气质似乎还在宝玉之上,只是看起来怯生生、羞答答的,有着女孩子般的腼腆,说话也含含糊糊。他慢慢走到凤姐面前,作揖问好。凤姐一见,高兴得先推了推宝玉,笑着说:“这下可把你比下去了!” 然后探身一把拉住这孩子的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慢慢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家里有几个兄弟,学名叫什么。秦钟一一回答了。凤姐的丫鬟媳妇们见凤姐初次见到秦钟,没准备见面礼,赶紧到那边告诉平儿。平儿知道凤姐和秦氏关系亲密,虽然秦钟是个小后生,也不能太寒酸,便自作主张,拿了一匹布料、两个刻着 “状元及第” 的小金锞子,交给来人送过去。凤姐还笑着说太简单了之类的话。秦氏等人谢过。不一会儿,大家吃过饭,尤氏、凤姐、秦氏等人开始玩起了抹骨牌,暂且不提。

宝玉自从见到秦钟人品出众,心中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痴痴地发了半天呆,心里又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他暗自思忖:“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人物!如今看来,我简直就像泥猪癞狗。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如果生在寒门小官之家,早就可以和他结交,也不枉活这一世了。我虽然比他尊贵,可这锦绣纱罗,不过是裹着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是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没想到被我给糟蹋了!” 秦钟自从见到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再加上他头戴金冠,身穿绣服,身边还有骄纵的丫鬟、奢华的书童伺候,心中也暗自想道:“怪不得大家都这么溺爱宝玉。可恨我偏偏生在清寒之家,不能和他亲近交往,可见‘贫穷’二字真能限制人,这也是世间最让人不痛快的事。” 两人都在胡思乱想。忽然,宝玉问秦钟读什么书。秦钟如实回答。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十来句后,感觉彼此越来越亲密。

不一会儿,摆上了茶果,宝玉便说:“我们俩又不喝酒,把果子摆在里间小炕上,我们到那儿去坐,省得打扰你们。” 于是,两人进里间去吃茶。秦氏一边忙着给凤姐摆酒果,一边急忙进来嘱咐宝玉:“宝叔,我侄儿要是说话没分寸,你可千万看在我的面子上,别跟他计较。他虽然腼腆,可性子有点倔强,不太容易随和,这点是有的。” 宝玉笑着说:“你去吧,我知道了。” 秦氏又嘱咐了弟弟几句,才去陪凤姐。

过了一会儿,凤姐和尤氏又派人来问宝玉:“想吃什么,外面有,尽管说。” 宝玉只是随口答应着,心思根本不在饮食上,只问秦钟最近家里的事。秦钟说:“我的老师去年去世了,家父年纪大了,身体又残疾,公务繁忙,所以还没来得及商量再请老师的事,目前我只是在家温习以前的功课。读书这件事,必须有一两个知己作伴,经常一起讨论,才能有进步。” 宝玉没等他说完,就回答道:“正是呢,我们家有个家塾,族里有不能请老师的,就可以去家塾读书,子弟中也有亲戚可以附读。我的老师去年回家了,我现在的学业也荒废着。家父的意思,是想先送我去家塾温习旧书,等明年老师回来,再各自在家里读。家祖母说:一来家学里子弟太多,怕大家一起淘气,反而不好;二来也因为我病了几天,所以暂且耽搁着。这么说来,你父亲现在也为这事操心。今天回去,何不跟他说明,到我们家塾来,我也能和你作伴,彼此都有好处,这不是好事吗?” 秦钟笑着说:“家父前几天在家说起请老师的事,也提到过这里的义学挺好,本来想来和这边的亲戚商议,让他们引荐。因为这边事情忙,不好意思为这点小事来打扰。宝叔如果觉得我能在旁边磨墨洗砚,那就赶紧促成这事,这样既不会荒废学业,又能经常相聚聊天,还能让父母安心,又能享受朋友间的乐趣,这不是美事一桩吗?” 宝玉说:“放心,放心。咱们回去告诉你姐夫、姐姐和琏二嫂子。你今天回家就跟你父亲说,我回去再跟祖母说,肯定很快就能办成。” 两人商量好了。这时,天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他们出来又看了看尤氏、凤姐等人玩牌。算账时,原来是秦氏和尤氏输了,说好后天做东请大家吃酒看戏。接着,就吩咐下人准备晚饭。

吃过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尤氏说道:“先派两个小厮送秦相公回家吧。” 媳妇们出去传达了半天,秦钟便起身告辞。尤氏问道:“派了谁去送呀?” 媳妇们回答说:“外头派了焦大,可谁知道焦大喝醉了,又在骂人呢。” 尤氏和秦氏都说道:“怎么偏偏又派他去!这么多小厮,哪个不能派?偏要去招惹他。” 凤姐说:“我整天说你太软弱了,把家里人纵容成这样,还怎么得了。” 尤氏叹了口气说:“你难道不知道这焦大吗?连老爷都不搭理他,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就因为他从小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在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救了太爷的命;自己饿着肚子,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天没水喝,好不容易得了半碗水,都给了主子,自己却去喝马尿。就仗着这些功劳和情分,祖宗在世的时候都对他另眼相看,如今谁又肯去为难他呢。他自己又上了年纪,还不顾及体面,成天就知道喝酒,喝醉了就见谁骂谁。我常常跟管事的说,别给他派差事,就当他是个死人算了。可今天又派了他。” 凤姐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焦大呢。只是你们没主意,有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把他打发到远远的庄子上去,不就一了百了了。” 说着,便问:“我们的车都准备好了吗?” 底下的众人都回答说:“都伺候好了。”

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手拉手一起往外走。尤氏等人一直送到大厅,只见灯火通明,众小厮都在台阶下恭敬地站着。这焦大仗着贾珍不在家,就算贾珍在家,也拿他没办法,便越发肆意妄为起来。借着酒劲,他先骂起了大总管赖二,说他办事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给别人,像这种深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给我。没良心的王八蛋!还瞎充什么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我跷一跷脚,都比你的头高。二十年前的焦大太爷眼里能有谁?更别说你们这群杂种王八蛋了!”

正骂得兴起,贾蓉送凤姐的车出来,众人怎么喝止他都不听。贾蓉实在忍不住,便骂了他几句,还让人把他捆起来,说道:“等明天酒醒了,看他还敢不敢寻死觅活的!” 那焦大根本不把贾蓉放在眼里,反而大声叫嚷起来,冲着贾蓉喊道:“蓉哥儿,你别在焦大我面前耍主子威风。别说你这样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在焦大我面前逞强!要不是焦大我,你们能做官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份家业,到如今,不但不报答我的恩情,反倒在我面前充起主子来了。别的话不说就算了,要是再敢说别的,咱们就拼个你死我活!” 凤姐坐在车上,对贾蓉说:“以后还不早点把这个无法无天的东西打发走!留在这里简直就是个祸害。要是让亲友知道了,还不得笑话咱们,这么大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 贾蓉连忙答应说:“是。”

众小厮见焦大实在太撒野了,只好上来几个人,把他按倒捆了起来,拖到马圈里去。焦大更是口无遮拦,连贾珍都骂了出来,叫嚷着说:“我要到祠堂里去哭太爷。没想到如今竟生出这些不肖子孙来!整天偷鸡摸狗,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我什么不知道?咱们就只能把丑事都藏着掖着!” 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上别的了,赶紧把他捆得更紧,还用土和马粪把他的嘴塞得满满的。

凤姐和贾蓉等人在远处也隐隐约约听到了这些话,但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坐在车上,看到这般醉酒闹事的场景,觉得挺有意思,便问凤姐:“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呀?” 凤姐听了,立刻皱起眉头,瞪大眼睛,厉声喝道:“别胡说!那是醉汉胡说八道,你是什么身份,听到了就当没听见,还反倒追问!等我回去告诉太太,看她不收拾你!” 吓得宝玉连忙央求道:“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 凤姐说:“这才对。等回到家,咱们告诉老太太,赶紧送你和你秦家侄儿到学堂念书才是正事。” 说着,便朝着荣府的方向回去了。正所谓: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