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沐浴完毕,穿上小袖窄衫,束好环绦,脚下换了一双软底公鞋,手里拿着一把新扫帚,对众和尚说:“你们去休息吧,我去扫塔。” 行者说:“塔上既然被血雨玷污,又这么长时间没有光亮,恐怕滋生了邪恶之物;而且夜里安静寒冷,又没有个伴,你自己去恐怕会有危险。老孙和你一起上去怎么样?” 三藏说:“甚好!甚好!” 两人各拿一把扫帚,先到大殿上,点起琉璃灯,烧了香,在佛前拜道:“弟子陈玄奘,奉东土大唐之命,前往灵山拜见我佛如来取经。如今到了祭赛国金光寺,听本寺僧人说宝塔被污,国王怀疑僧人盗宝,僧人含冤受屈,上下难以查明真相。弟子诚心扫塔,希望我佛显威灵,早日揭示宝塔被污的原因,不要让凡夫蒙受冤屈。” 拜完之后,和行者打开塔门,从下层往上扫。只见这座塔:
高耸入云,直插天际。正是那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楼梯盘旋,如同穿过洞窟;门打开时,好似从笼中走出。宝瓶的影子映照在天边的月亮上,金铎的声音随风传向海上。只见那虚檐斗拱,塔顶留云。虚檐斗拱,巧石造就穿花凤;塔顶留云,浮屠环绕雾中龙。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登上塔顶,仿佛置身九霄之中。层层门上的琉璃灯,有灰尘却没有火光;步步檐前的白玉栏,积满污垢,飞虫聚集。塔心里,佛座上,香烟早已断绝;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纵横。炉中满是鼠粪,灯盏里油已干涸。只因暗中失去了塔中的宝贝,苦了僧人,性命落空。三藏发愿清扫宝塔,定要让它重现旧时模样。
唐僧用扫帚扫了一层,又上一层。就这样扫到第七层时,已经是二更时分。长老渐渐感到困倦,行者说:“困了就先坐下,等老孙替你扫。” 三藏问:“这塔一共有多少层?” 行者说:“恐怕有十三层呢。” 长老虽然疲惫,但仍坚持说:“一定要扫完,才符合我的心愿。” 又扫了三层,长老腰酸腿痛,就在第十层上坐倒说:“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干净吧。” 行者抖擞精神,登上第十一层,不一会儿又上到第十二层。正在扫的时候,只听到塔顶上有人说话。行者说:“怪哉!怪哉!这都三更天了,怎么会有人在塔顶上说话?肯定是邪物!我上去看看。”
好个猴王,轻手轻脚地夹着扫帚,撩起衣服,钻出前门,踩着云头四处查看。只见在第十三层塔心里,坐着两个妖精,面前摆着一盘饭菜、一只碗和一把壶,正在那儿猜拳喝酒呢。行者施展神通,扔掉扫帚,抽出金箍棒,拦住塔门,大声喝道:“好你个怪物!原来偷塔上宝贝的就是你们!” 两个怪物吓得惊慌失措,急忙起身,拿起壶和碗就乱扔。行者横着铁棒拦住他们,说道:“我要是打死你们,就没人招供了。” 说着,只用金箍棒将他们逼到墙边。那两个妖怪紧紧贴在墙上,动弹不得,嘴里直喊:“饶命啊!饶命啊!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偷宝贝的另有其人!” 行者施展擒拿之法,一只手就把其中一个妖怪抓了过来,直接带到第十层塔中,向唐僧报告:“师父,我抓到偷宝贝的贼了!” 三藏正在打瞌睡,忽然听到这话,又惊又喜地问:“是从哪儿抓到的?” 行者把妖怪揪到唐僧面前,让他跪下,说道:“他们在塔顶上猜拳喝酒玩乐呢。老孙听到吵闹声,纵身一跳,跳到塔顶上拦住他们,没怎么用力。只是怕一棒打死了,没人招供,所以就轻轻把他捉来了。师父您快问问他,看他是哪里的妖精,偷的宝贝又藏在什么地方。”
那妖怪吓得浑身发抖,口中直叫:“饶命啊!” 随后便如实招供道:“我们俩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派来巡塔的。他叫奔波儿灞,我叫灞波儿奔。他是鲇鱼怪,我是黑鱼精。万圣老龙生了个女儿,叫万圣公主。那公主长得花容月貌,十分美丽。她招了个驸马,叫九头驸马,神通广大。前年,他和龙王来到这里,施展法力,下了一场血雨,弄脏了宝塔,偷走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宝。公主还跑到大罗天上,灵虚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养在潭底,使得那里金光闪闪,日夜明亮。最近听说有个孙悟空要去西天取经,说他神通广大,一路上专门挑别人的毛病,所以龙王经常派我们来这里巡查。要是孙悟空来了,好提前做好准备。” 行者听了,冷冷地笑道:“这些孽畜如此无礼!难怪之前请牛魔王去赴会!原来他们结交这伙坏妖怪,专门干坏事!”
话还没说完,只见八戒和两三个小和尚,从塔下提着两个灯笼走了上来,问道:“师父,扫完塔不睡觉,在这儿说什么呢?” 行者说:“师弟,你来的正好。塔上的宝贝,是万圣老龙偷走的。现在这两个小妖来巡塔,探听我们的消息,刚刚被我抓住了。” 八戒问:“他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妖精?” 行者说:“刚刚他们招供了:一个叫奔波儿灞,一个叫灞波儿奔;一个是鲇鱼怪,一个是黑鱼精。” 八戒一听,立刻举起钉耙要打,说:“既然是妖精,问完口供了,不打死留着干嘛?” 行者说:“你不懂,先留着他们的性命,好去见皇帝说明情况,还能让他们带路去找贼和宝贝。” 好个呆子,真的收起钉耙,一人抓了一个,把两个妖怪都带下了塔。那两个妖怪直喊:“饶命啊!” 八戒说:“正好拿你们这鲇鱼、黑鱼熬点鲜汤,给那些受冤枉的和尚喝!”
两三个小和尚兴高采烈地提着灯笼,引着长老下了塔。一个小和尚先跑去告诉其他和尚:“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有救了!偷宝贝的妖怪已经被爷爷们抓住了!” 行者说:“拿铁链来,穿过他们的琵琶骨,锁在这里。你们看好他们,我们去睡觉,明天再做打算。” 那些和尚都紧紧守着,让三藏师徒安心休息。
不知不觉,天亮了。长老说:“我和悟空去朝廷,倒换关文。” 长老立刻穿上锦襕袈裟,戴上毗卢帽,整理好仪表,稳步前行。行者也整理了一下虎皮裙和绵布直裰,拿上关文,一同前往。八戒问:“怎么不带这两个妖贼?” 行者说:“等我们向皇帝奏明情况,自然会有公文派人来提他们。” 于是,他们来到朝门外。只见朱雀黄龙飞舞,清都绛阙巍峨壮观。三藏来到东华门,对阁门大使行礼说道:“麻烦大人帮我转奏,贫僧是东土大唐派去西天取经的,想面见国君,倒换关文。” 那黄门官果然进去通报,到了台阶前奏道:“外面有两个长相奇特、穿着怪异的僧人,说是南赡部洲东土唐朝派往西方拜佛求经的,想要朝见我王,倒换关文。”
国王听了,传旨宣他们进宫。长老立刻带着行者走进朝廷。文武百官看到行者,都惊恐万分。有的说他是猴和尚,有的说他是雷公嘴和尚。个个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多看。长老在台阶前恭恭敬敬地行礼朝拜,大圣则叉着手,斜站在一旁,若无其事。长老启奏道:“臣僧是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派来的,要去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取真经。路过贵国,不敢擅自通过。我带有随身关文,恳请陛下查验后放行。” 国王听了,十分高兴,传旨宣唐朝圣僧上金銮殿,还赐了绣墩让他坐下。长老独自上殿,先把关文呈上,然后谢恩坐下。
国王把关文看了一遍,高兴地说:“像你们大唐国王有病,还能选出高僧,不怕路途遥远,来拜我佛取经;而我这里的和尚,却专干偷鸡摸狗的事,败坏国家,让我这个国君蒙羞!” 三藏听了,双手合十说道:“陛下为何这么说呢?” 国王说:“我的国家,是西域的上邦,常有四方蛮夷来朝贡,都因为国内有个金光寺,寺里有座黄金宝塔,塔上光彩照人。可最近被本寺的贼和尚,偷偷盗走了塔中的宝贝,三年来塔上都没有光彩,外国这两年也不来朝贡了。我心里十分痛恨。” 三藏合掌笑着说:“万岁,这可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贫僧昨晚到了贵国都城,一进城门,就看到十几个戴着枷锁的和尚。问他们犯了什么罪,他们说是金光寺蒙冤受屈的。我到寺里仔细审问,发现这事和本寺僧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贫僧夜里扫塔,已经抓住了偷宝的妖贼。” 国王大喜,问道:“妖贼在哪里?” 三藏说:“现在被我的徒弟锁在金光寺里。”
国王一听,急忙降下金牌,传令道:“着锦衣卫速速前往金光寺,把妖贼带来,寡人要亲自审问。” 三藏赶忙上奏说:“万岁,虽说有锦衣卫,可还得让我的徒弟一同前去才行。” 国王问道:“你的高徒在哪里?” 三藏用手指着说:“玉阶旁站着的那位便是。” 国王一看,大吃一惊,说道:“圣僧如此风采翩翩,你的高徒怎么这副模样?” 孙大圣听到这话,大声说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要是只看重外表,又怎能捉得住妖贼呢?” 国王听了,转惊为喜,说道:“圣僧说得在理。朕这里不在乎长相,只盼能抓到贼,找回宝贝,让宝塔恢复光彩才是头等大事。” 接着,国王又吩咐当驾官准备车盖,让锦衣卫好好伺候圣僧去捉拿妖贼。当驾官立刻备好一乘大轿,撑起一柄黄伞,锦衣卫点齐校尉,将行者八抬八簇,一路高声喝道,径直前往金光寺。这一下,惊动了满城百姓,大街小巷,到处都挤满了来看圣僧和妖贼的人。
八戒和沙僧听到喝道声,以为是国王派来的官员,赶忙出来迎接,却见行者坐在轿上。呆子满脸笑意,打趣道:“哥哥,你可算是得了个好差事!” 行者下了轿,拉着八戒说:“我怎么就得了好差事了?” 八戒说:“你打着黄伞,坐着八人抬的大轿,这不就是猴王该有的排场吗?所以说你得了个好差事。” 行者说:“别拿我打趣了。” 说着,便解开两个妖怪身上的绳索,押着他们去见国王。沙僧说:“哥哥,也带我一起去吧。” 行者说:“你就在这儿看守行李和马匹。” 那些戴着枷锁的和尚说:“爷爷们都去领受皇恩了,我们在这儿看守。” 行者说:“既然如此,等我向国王奏明情况,再来放你们。” 八戒揪着一个妖贼,沙僧揪着一个妖贼,孙大圣依旧坐进轿里,一行人浩浩荡荡,将两个妖怪押往朝堂。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白玉阶前,行者对国王说:“妖贼已经带来了。” 国王赶忙走下龙床,与唐僧及文武百官一同打量这两个妖怪。只见一个妖怪腮帮子鼓起,乌黑色的鳞片,尖嘴利牙;另一个妖怪皮肤光滑,肚子滚圆,嘴巴巨大,胡须长长的。虽说它们能像人一样走路,但显然是变化而成的。国王问道:“你们是何方贼怪,何处妖精?从哪一年开始侵犯我国国土,又是哪一年偷走我国宝贝的?总共有多少贼徒,都叫什么名字?从实一一招来!” 两个妖怪跪在地上,脖子上鲜血淋漓,却好像感觉不到疼痛,如实招供道:
“三年前的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带着许多亲戚,住在本国东南方向,离这儿有一百多里路。那里有个碧波潭,所在的山叫乱石。万圣龙王的女儿十分娇美,长得妖娆动人。她招了个九头驸马,神通广大,无人能敌。他们知道您塔上有珍贵的宝物,便和龙王一起合谋做贼。先是下了一场血雨,然后偷走了舍利子。如今那宝贝在龙宫里光芒闪耀,就算是黑夜也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公主施展本领,偷偷摸摸地又去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在潭底滋养宝物。我们俩不是贼头,只是龙王派来的小喽啰。今晚被抓,所供句句属实。”
国王说:“既然招供了,怎么不说说你们自己的名字?” 妖怪回答道:“我叫奔波儿灞,他叫灞波儿奔。我是鲇鱼怪,他是黑鱼精。” 国王吩咐锦衣卫把两个妖怪好好收监,然后传旨:“赦免金光寺众僧的枷锁。快让光禄寺摆宴,就在麒麟殿上感谢圣僧捉贼的功劳,同时商议请圣僧捉拿贼首的事。”
光禄寺立刻准备了荤素两种筵席。国王请唐僧师徒四人到麒麟殿就座,问道:“圣僧法号是什么?” 唐僧双手合十,说道:“贫僧俗家姓陈,法名玄奘。承蒙陛下赐姓唐,贱号三藏。” 国王又问:“圣僧的高徒都叫什么?” 三藏说:“我的徒弟们原本都没有名号。第一个叫孙悟空,第二个叫猪悟能,第三个叫沙悟净,这都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给取的名字。因为他们拜我为师,我又把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净叫做和尚。” 国王听后,请三藏坐在上席,孙行者坐在左侧的侧席,猪八戒、沙和尚坐在右侧的侧席,桌上摆满了素果、素菜、素茶、素饭。前面一席荤菜是国王的,下首有一百多席荤菜是文武百官的。大臣们向国王谢恩,徒弟们向师父请罪。大家坐定后,国王举杯敬酒,三藏不敢饮酒,行者他们三个则各自接受了安席酒。下面只听得管弦齐鸣,原来是教坊司在演奏音乐。你看八戒,敞开了肚皮,狼吞虎咽,转眼间,一席果菜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不一会儿,又添换了汤饭,他依旧吃得一点不剩。巡酒的过来,他也是杯杯不拒。这场筵席,一直热闹到午后才散。
三藏谢过盛宴。国王又挽留道:“这一席只是略表圣僧捉怪的功劳。” 接着吩咐光禄寺:“赶紧把筵席挪到建章宫,再请圣僧商量捉拿贼首、取回宝贝归还宝塔的计策。” 三藏说:“既然要捉贼取宝,就不必再设宴了。贫僧等人这就向陛下告辞,去捉拿妖怪。” 国王不肯,坚持要请他们到建章宫,又摆了一桌酒席。国王举杯问道:“哪位圣僧带领众人出兵,去降妖捉贼?” 三藏说:“让我的大徒弟孙悟空去吧。” 大圣拱手答应。国王问:“孙长老既然要去,需要多少人马?什么时候出城?” 八戒忍不住大声喊道:“哪里用得着什么人马!也不用管什么时辰!趁现在酒足饭饱,我和师兄一起去,保证手到擒来!” 三藏十分高兴,说道:“八戒最近真是勤快啊!” 行者说:“既然这样,就让沙师弟保护师父,我们俩去。” 国王问:“二位长老既然不用人马,那要用什么兵器?” 八戒笑着说:“你家的兵器,我们用不惯。我们兄弟自有随身携带的武器。” 国王听了,立刻拿来大酒杯,为二位长老送行。孙大圣说:“酒就不喝了。只请锦衣卫把那两个小妖带来,我们带着他们当向导。” 国王传旨,立刻把两个小妖提了出来。行者和八戒押着两个小妖,驾起风头,施展摄法,径直往东南方向而去。啊!这真是:君臣一见腾风雾,才识师徒是圣僧。不知道这一去能否成功擒获妖怪,且听下回分解。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