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人钦敬,孙新小尉迟。
原来孙新祖籍琼州,是军官的子孙,因调防到登州驻扎,兄弟俩便在此安家。孙新长得身强体壮,学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几路鞭枪,因此很多人把他们兄弟俩比作尉迟恭,称孙新为小尉迟。顾大嫂把乐和说的事跟孙新讲了,孙新说:“既然这样,让舅舅先回去。他们俩已经被关进牢里了,全靠舅舅多照应。我们夫妻商量个周全的办法,再去找舅舅。” 乐和说:“只要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帮忙。” 顾大嫂摆酒招待了乐和,又拿出一包金银,交给乐和:“麻烦舅舅把这些钱带到牢里,分给大家和小牢子们,让他们好好照顾我那两个兄弟。” 乐和道谢后,收了银两,回到牢里为解珍、解宝打点,暂且不提。
再说顾大嫂和孙新商量起来。顾大嫂问:“你有什么办法能救我两个兄弟?” 孙新说:“毛太公那家伙,有钱有势。他怕你两个兄弟出来后找他麻烦,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他们俩害死。要救他们,除了劫牢,没有别的办法。” 顾大嫂说:“那我们今晚就去。” 孙新笑着说:“你太鲁莽了!我们得好好谋划,劫了牢还得有个去处。要是没有我哥哥和另外两个人帮忙,这事办不成。” 顾大嫂问:“另外两个人是谁?” 孙新说:“就是那叔侄俩,最爱赌博的邹渊、邹润,他们现在在登云山台峪里聚众打劫。他们和我关系很好,要是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事就能成。” 顾大嫂说:“登云山离这儿不远,你赶紧连夜去请他们叔侄俩来商量。” 孙新说:“我这就去。你准备好酒食菜肴,我一定把他们请来。” 顾大嫂吩咐伙计宰了一头猪,准备了各种果品和下酒菜,摆好了桌子。
天色渐晚,到了黄昏时分,只见孙新带着两位好汉回来了。为首的这位姓邹名渊,原本是莱州人氏。他从小就爱赌钱,是个闲汉出身,但为人忠良慷慨,武艺高强,气性也大,容不得别人欺负,江湖上人称出林龙。邹渊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平生度量宽如海,百万呼卢一笑中。
会使折腰飞虎棒,邹渊名号出林龙。
第二位好汉名叫邹润,是邹渊的侄儿,年纪和叔叔差不多,两人身材都很高大。邹润天生异相,脑后长着一个肉瘤,因此大家都叫他独角龙。邹润平时和人争吵时,一旦发起火来,就会一头撞过去。有一天,他一头竟把涧边的一棵松树给撞折了,看到的人都惊呆了。邹润又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
脑后天生瘤一个,少年撞折涧边松。
大头长汉名邹润,壮士人称独角龙。
当时,顾大嫂见到邹渊、邹润两位好汉,赶忙请他们到后面屋子坐下,随后把解珍、解宝被陷害以及打算劫牢救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大家就此商量起劫牢的具体计划。邹渊说道:“我那边虽说有八九十号人,可真正的心腹也就二十来个。明天干了这事儿,咱们在这儿就待不下去了。我倒是有个好去处,心里想去那儿很久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夫妻二人愿不愿意去?” 顾大嫂毫不犹豫地说:“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救我两个兄弟,我都跟着去。” 邹渊接着说:“如今梁山泊发展得十分兴旺,宋公明特别愿意招揽贤才。他手下有我三个相识的人在那儿,一个是锦豹子杨林,一个是火眼狻猊邓飞,还有一个是石将军石勇,他们都入伙好长时间了。咱们要是救了你两个兄弟,干脆一起去梁山泊投奔入伙,你们觉得怎么样?” 顾大嫂立刻应道:“太好了!要是有谁不去,我就用乱枪把他戳死!” 邹润提出疑问:“还有一件事,咱们要是成功救了人,就怕登州会派军马追来,这可怎么办?” 孙新回答说:“我亲哥哥现在是本州的兵马提辖。如今在登州,就数他本事最大,好几次草寇攻城,都是他给杀退的,在这一带名气很大。我明天亲自去请他,让他答应帮忙。” 邹渊有些担心:“只怕他不肯落草为寇。” 孙新自信满满地说:“我自有好办法。” 众人就这样吃喝到半夜,随后休息,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孙新让邹渊、邹润两位好汉留在家里,派了一个伙计,带着一两个人,推着一辆车子,嘱咐道:“赶紧去城中军营里,把我哥哥孙提辖和嫂嫂乐大娘子请来,就说:‘家中大嫂病得很重,麻烦来家里看望一下。’” 顾大嫂又特意叮嘱伙计:“就说我病得快不行了,有几句要紧的话,必须让他们马上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交代了。” 伙计推着车走了以后,孙新就专门在门前等候,准备迎接哥哥。
到了饭点的时候,远远地看见车子来了,车上载着乐大娘子,后面孙提辖骑着马,带着十几个军汉,朝着十里牌这边过来。孙新赶忙进去告诉顾大嫂:“哥嫂来了。” 顾大嫂吩咐道:“就按我之前说的做。” 孙新出去迎接哥嫂,说道:“嫂嫂先下车,一起到房里看看弟媳妇的病情。” 孙提辖下了马,走进门来,只见他身材高大,面容淡黄,留着落腮胡须,正是绰号病尉迟的孙立。他能拉开硬弓,驾驭烈马,使一杆长枪,手腕上还悬着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的人见了他,都望风而降。孙立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
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
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
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当时,病尉迟孙立下了马,走进门就问:“兄弟,你媳妇得的什么病?” 孙新回答:“她得的这病,有些蹊跷。哥哥到里面细说。” 孙立便跟着进去。孙新吩咐伙计,让那些跟着马的军士去对面店里喝酒,又让伙计把马牵走,然后请孙立到里面坐下。过了一会儿,孙新说:“请哥哥、嫂嫂去房里看看病人。” 孙立和乐大娘子走进房里,却没看到病人。孙立疑惑地问:“弟媳病在哪个房间?” 这时,只见顾大嫂从外面走进来,邹渊、邹润跟在她身后。孙立问:“弟媳,你到底得的什么病?” 顾大嫂说:“伯伯,给您行礼了!我得的是救兄弟的病!” 孙立不解地问:“这可奇怪了!救什么兄弟?” 顾大嫂说:“伯伯,您就别装糊涂了!您在城里难道不知道,解珍、解宝是我兄弟,难道就不是您的兄弟?” 孙立说:“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哪两个兄弟?” 顾大嫂说:“伯伯,如今事情紧急,我就直说了。解珍、解宝被登云山下的毛太公和王孔目设计陷害,他们早晚要害了我这两个兄弟的性命。我现在和这两位好汉商量好了,打算去城里劫牢,救出我两个兄弟,然后一起去梁山泊入伙。我怕明天事情败露,会连累伯伯,所以我假装生病,把伯伯和嫂嫂请来,商量个周全的办法。要是伯伯不肯帮忙,那我们就自己去梁山泊。如今这朝廷也没什么道理可讲,跑了的没事,留下的反倒要吃官司!常言说:近火先焦。伯伯要是因为我们吃官司坐牢,到时候也没人给您送饭。伯伯您看怎么办?” 孙立说:“我可是登州的军官,怎么敢做这种事?” 顾大嫂说:“既然伯伯不肯,那我们今天就跟伯伯拼个你死我活!” 说着,顾大嫂身边就抽出两把刀来,邹渊、邹润也各自拔出短刀。孙立连忙喊道:“弟媳且慢!别这么着急,让我好好想想,咱们慢慢商量。” 乐大娘子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顾大嫂又说:“要是伯伯不肯去,那我们先送嫂嫂走,我们自己去动手。” 孙立说:“就算要这么做,也得让我回家收拾一下包裹行李,看看情况,才能行动。” 顾大嫂说:“伯伯,您的小舅子乐和已经给我们通风报信了!我们一边去劫牢,一边去取行李,来得及。” 孙立叹了口气,说道:“你们既然都决定这么干了,我也没法推脱,不然日后还得替你们吃官司。罢了,罢了,罢了!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吧。” 于是,孙立先让邹渊去登云山寨,收拾好财物和人马,带着那二十个心腹到店里集合。邹渊领命去了。孙立又让孙新进城,找乐和打听消息,顺便和他约好,暗中把消息传递给解珍、解宝。
第二天,登云山寨里邹渊收拾好金银财物,带着那伙人赶来相助。孙新家里也有七八个贴心的伙计,再加上孙立带来的十几个军汉,总共有四十多人。孙新宰了两头猪,一只羊,大家饱餐了一顿。顾大嫂把尖刀贴身藏好,扮成送饭的妇人,先行出发。孙新跟着孙立,邹渊带着邹润,各自带着伙计,分作两路向城里走去。正是:
捉虎翻成纵虎灾,赃官污吏巧安排。
乐和不去通关节,怎得牢城铁瓮开。
且说登州府牢里的包节级收了毛太公的钱物,一门心思要陷害解珍、解宝的性命。当天,乐和拿着水火棍,正站在里门的狮子口边上,只听到铃铛响。乐和问道:“什么人?” 顾大嫂回答:“送饭的妇人。” 乐和心里已经明白,便过去开门,把顾大嫂放了进来,然后又关上门,带着她往牢房里面走去。包节级正在亭心坐着,看到这一幕,大声喝道:“这个妇人是什么人?竟敢进牢里送饭!自古牢房都不能通风报信。” 乐和说:“这是解珍、解宝的姐姐,来给他们送饭。” 包节级喝道:“别让她进去!你们替她送进去就行。” 乐和接过饭,走到牢门前,打开牢门,把饭递给解珍、解宝。解珍、解宝问道:“舅舅,昨天说的事情怎么样了?” 乐和说:“你姐姐进来了,就等前后呼应了。” 乐和说着,就把解珍、解宝的匣床打开了。这时,小牢子进来报告:“孙提辖在敲门,想要进来。” 包节级说:“他是军官,来我这牢里干什么?别开门!” 顾大嫂一个转身,走到亭心边上。外面又传来喊声:“孙提辖发脾气了,在砸门。” 包节级听了很生气,便走下亭心。顾大嫂突然大喊一声:“我的兄弟在哪里?” 说着,从身边抽出两把明晃晃的尖刀。包节级见情况不妙,转身就往亭心外面跑。解珍、解宝提起枷锁,从牢眼里钻了出来,正好迎上包节级。包节级来不及反应,被解宝一枷梢重重地打在头上,脑壳被劈得粉碎。与此同时,顾大嫂手起刀落,瞬间就放倒了三五个小牢子。众人一起呐喊,从牢里冲了出来。孙立、孙新两人守住牢门,看到解珍、解宝等四人从牢里出来,便一起朝着州衙前面跑去。邹渊、邹润早已在州衙里把王孔目的头砍了下来。街市上顿时喊声大作,行人纷纷往城外跑。孙提辖骑着马,弯着弓,搭着箭,跟在后面。街上的人家都关紧了门,不敢出来。州里当差的人认得是孙提辖,谁也不敢上前阻拦。众人簇拥着孙立,一起奔出城门,朝着十里牌方向走去。他们搀扶着乐大娘子上了车,顾大嫂骑上马,大家一起上路。
解珍、解宝对众人说道:“那毛太公这老贼太可恶,和我们结下深仇大恨,怎能不报此仇!” 孙立接口道:“说得在理。” 接着下令:“兄弟孙新与舅舅乐和,你们先护送车驾前行,我们随后跟上。” 孙新和乐和便簇拥着车驾先行出发了。孙立带着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以及一众伙计,径直朝着毛太公的庄子赶去。此时,毛仲义正和毛太公在庄上庆祝寿辰,开怀畅饮,毫无防备。这伙好汉齐声呐喊,冲进庄内,将毛太公、毛仲义以及他们一家老小全部诛杀,一个都没留下。他们在卧房里搜出十几包金银财宝,又从后院牵出七八匹好马,选了四匹用来驮运财物。解珍、解宝挑了几件上好的衣服穿上,然后一把火将庄院烧了个干净。众人骑上马,带着随行人员,没赶三十里路,就赶上了前面的车驾人马,于是合在一处继续赶路。一路上,他们又从庄户人家夺得三五匹好马,随后便星夜兼程,朝着梁山泊奔去。
没过一两天,众人来到石勇的酒店。邹渊与石勇相见,问起杨林、邓飞的情况。石勇回答道:“宋公明去攻打祝家庄,他们二人都跟着去了,两次进攻都失利了。听说杨林、邓飞都被困在那里,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据说祝家庄的三个儿子都是豪杰,还有教师铁棒栾廷玉相助,所以两次都没能攻破那庄子。” 孙立听后,大笑道:“我们众人来投奔大寨入伙,正愁没有半点功劳。我献上一条计策,定能打破祝家庄,当作进身之礼,你们看如何?” 石勇听了,十分高兴,说道:“愿闻良策。” 孙立解释道:“栾廷玉那家伙,和我是同一个师父传授的武艺。我所学的枪刀功夫,他知晓;他会的武艺,我也都清楚。我们今天就装作是从登州调往郓州防守,路过此地前来拜访,他肯定会出来迎接。我们趁机进去,里应外合,大事必成。这条计策怎么样?” 孙立正和石勇说着计策,只见小校前来报告:“吴学究下山了,正前往祝家庄救援。” 石勇一听,赶忙让小校快去通知军师,请来这里相见。话还没说完,就有军马来到店前,原来是吕方、郭盛和阮氏三雄,随后军师吴用带领五百人马也到了。石勇将众人迎进店内,一一介绍相见,并详细说明了众人前来投奔入伙以及献计的事情。吴用听后,十分欣喜,说道:“既然众位好汉愿意为山寨出力,暂且先别上山,就麻烦各位前往祝家庄施行此计,成就这段功劳,怎么样?” 孙立等人听了,都很乐意,纷纷答应下来。吴用接着说:“我现在就出发。到时候交战时,我率领人马在前,众位好汉随后一起赶来。”
吴学究商议妥当后,先来到宋江的寨中。只见宋公明眉头紧锁,面带忧愁。吴用摆酒为宋江解闷,详细说道:“石勇、杨林、邓飞有一伙相识之人,为首的是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他和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是同门师兄弟。如今他们一行八人,前来投奔大寨入伙。特意献上这条计策,作为进身之礼。现在计策已经商量好了,里应外合,按此行事,他们随后就来拜见兄长。” 宋江听后,喜出望外,之前的愁闷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忙吩咐寨中摆酒,准备筵席,等候众人前来。
再说孙立让自己的随从等人跟着车驾人马找地方歇息,只带着解珍、解宝、邹渊、邹润、孙新、顾大嫂、乐和,一共八人,前来参见宋江。众人相互行礼完毕,宋江摆酒设宴款待,这些暂且不提。吴学究暗中向众人传达号令,告知他们第三天该如何行动,第五天又该怎么做。交代清楚后,孙立等人领了计策,便和车驾人马一起朝着祝家庄进发,准备依计行事。
再说吴学究说道:“劳烦戴院长回山寨一趟,赶紧把这四个头领给我找来,我有用他们的地方。”
正是因为吴学究让戴宗连夜去山寨找这四个人,才有了后续的故事。这一行动,不仅打破了祝家庄,还壮大了梁山泊的声势。真可谓是天罡龙虎相逢之日,地煞风云际会之时。那么,军师吴学究到底要找哪四个人呢?且听下回分解。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