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瑄王刚被接回京来时,朝中轰动一时。【】
这瑄王乃是皇上同胞兄弟,又只身在外生活十三年,如今一朝回宫,所有的朝中大臣都持观望态度。
瑄王刚刚确定身份之时,皇上在上朝之时,向百官征询意见,要给让瑄王认祖归宗,给瑄王赐名,入族谱。
当时百官甚是苦恼。寻常人家,取名亦非小事,更何况是皇家?如今天先皇已逝,皇上代为赐名,这名字,可就代表着皇上对瑄王的态度了。此时百官尚在观望,谁都不敢轻易开口,只敢说一些中肯的字眼。
皇上听来听去,无一满意,最后亲自指了璟瑄二字。
这璟字,乃是玉之光彩之意。瑄王容貌神彩,在京中一时无二,这个字,自是当之无愧。
只是,这瑄,乃是祭天之璧。能祭天的,自然只有皇家。以此字为名,其意自然不言而喻。
并且,皇上还把这个瑄字,直接赐给了瑄王作为封号。这就不但是认了瑄王皇室宗亲的身份,还隐有让瑄王继承大统之意啊。
此名一落定,百官便都心中明了。这个瑄王,在皇上心中地位慎重,轻易得罪不得。
自此之后,纵是瑄王性情怪异非常,从不与人亲近,也不卖任何人脸面,却也无人敢有何不满。
之后,事实证明,皇上确实十分片重瑄王,非但赏赐丰厚,还赐府赐官。
吏部监察使,这个官位不可谓不重。若是瑄王看哪个官员不顺眼,找几个茬子彻查下来,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点过错也没有。
有了这个官职在身,朝廷官员更是不敢轻易得罪他了。不仅不敢得罪,还得想方设法地讨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