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联盟?”李洛笑了笑,半开玩笑地碰了下程心的瓶子,“听起来像个地下组织。”
“不是‘像’,”程心扬了扬眉,“就是。我们三个,都活着,也都知道彼此有着系统这么个鬼东西的存在,这是最难得的事。最起码现在我们不是一个人面对这个鬼东西。”
“我赞同。”林栖神情严肃,补充道,“如果系统真的是个数据收集器,那么我们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其实是最有效的解密方式。”
那天的会面结束得并不仓促,三人约定了信息共享的方式,也拟定了初步的联络暗号。
程心说要设计一个炫酷的Logo,再做个文档共享系统。
李洛让他不要买椟还珠。
程心说他啥都不懂,自己喜欢的才是珠。
林栖在旁边笑了,但没说话。
*
李洛是一大清早睡醒,接到黄宇电话的时候才知道网上已经变天了。
天还没亮呢,热搜却炸了。
他和冷曜的对话不知道为什么被人匿名公开在了网络上。
是一段录音,但双方的声音都非常清楚。
【#医学实习生顶替论文#】、【#知名医学世家公子踩着博士尸体上位#】、【#冷曜论文造假门#】这些关键词迅速窜上了微博热搜前列,论坛、贴吧、小绿书、豆瓣等多个平台也迅速跟进。
一段后台的录音被放在了互联网上——模糊的杂音中,能听出两个声音的对话,一个冷静清晰,一个低沉颤抖。
“你当然没有做什么坏事,你没逼谁写,也没逼谁改,更没逼任何博士生跳楼。”
“去年九月,他提交第三次答辩申请的时候,你的父亲,再一次拿了他的文章,给了你一个二作。两天后,他从实验楼跳了下去。”
虽然录音没有明确指名道姓,但因为录制的声音非常清晰。谁都听得出来,这段话对应的人正是出现在综艺节目里的冷曜和李洛。
之前一开始的质疑又回来了。
有人又重新扒出冷曜父亲的身份——Z市医科大某实验室的权威教授,有着数不清的高质量论文和得奖记录。冷曜,正是他唯一的儿子。
在大众眼里,这段录音几乎成了“实锤”。
“震惊!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实习医生,居然靠代写读牛腱大学?”
“又是医学圈的内幕,寒门博士苦做实验,学阀二代一作躺拿?”
“他脸上流的不是汗,是别人两年的血泪。”
短短半天内,冷曜的社交账号被挖出,微博评论沦陷,小红书笔记下全是“剽窃”“吸血”“跳楼”的字眼。
有学生发评论声称:“我曾是那个实验室的旁听生,确实听说过那个博士的事情,精神状态一直不好。那个教授的名声在我们学生里真的很烂,没有人会想要去他的实验室。”
舆论愈演愈烈,媒体开始报道,有人翻出了去年自杀博士的Z市医科大校园论坛帖。
至于为什么是校园论坛帖?因为新闻报道已经被全面管控删除了。
很多曾经在Z市医科大就读的博士开始实名或者匿名发言。
是一位前实验室成员,匿名在知乎上写下一篇长文。
“我在那个实验室干了三年,眼睁睁看着同届的博士学长熬夜写实验数据,最后成果却归了别人。冷曜确实是受益者,但你们能想象吗?他甚至不知道实验的名字。”
“我们每个人都很无力,那是一种整个系统默认的剥削机制。”
“李洛说得对——他没逼谁写,但正因为他从不拒绝那些果实,所以鲜血才继续流。”
这篇文章一度上了知乎热榜第一,舆论开始分化。有人开始反思整个科研结构的问题,有人质疑录音是否经过剪辑,有人为冷曜辩护,也有人质问他为何从不发声。
但网络从来不会等待真相。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