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在熊雨的协助下,我们对通往部落的其中一段道路进行了调整,减少了一里多的路程,另新修了一条通往凌河的道路,到明年夏天,我们营地就能利用上凌河的水运了。”
……
水草越说越自信,虽然是众人中第一个陈述的,但他的发言中,将村子的人口、土地、牲口、特产、基建、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介绍完毕,很多村长听了水草的介绍,也开始明白起来,这种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的汇报方法,有多受族长欢迎。
熊洪认真地看着场中正在陈述的水草,总体而言,除了熊部落本部,水村的发展速度,无疑处于整个部落的最前列,这当然离不开水草的管理,更离不开他手下勤勤恳恳的族人。
“……熊族二年,我村将依旧按照今年的做法,尤其是在土地开垦、牲口养殖和族人培养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并按照我们村子的人口数量,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出来。”
水草说完,朝着大家行了一礼,台上的熊洪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正如水草所说,水村今年在土地耕种和牲口养殖这两个方面取得的成果,仅次于熊部落本部。
水草没有忘记,熊洪给他的任务,就是将水村打造成一个连通熊部落和外面部落的桥头堡,熊部落可以以水村作为前进基地,向更远的方向去探索。
前两年,水村一直是按照这个部落定位来发展的,而熊洪迁移了不少的族人、提供了不少的工具和畜力,完成了这一目标。
后来的六十里铺营地、九十里铺营地、沼泽区营地甚至更东边的营地,都离不开水村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光是去年一年,水村就给这三处营地送去了二十来万斤的粟籽,一两百人次的劳动力帮助。
不过随着白骨洞营地的稳固和发展,加之几处营地在东边部落普遍站稳脚跟,水村所要提供的基础物资数量少了很多,但畜力、养殖、种植指导等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内容,水村提供的比去年更多。
“……大家好,我是……”
熊洪没有耽误大家的时间,在地下的族人记录好之后,便喊另外一个村长,继续汇报。
熊洪一边听着黑齿的声音,一边思绪却悄悄地蔓延开来。
部落现在的每个村子,都有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至少种养殖所产出的食物,是能够养活自己村子的,甚至像水村和黑齿村这些人口众多的村子,还能存储下来很多的食物。
每个村子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实现自给自足。种更多的地、养更多的牲口、保证基础生活物质不会出问题,这也是熊洪给每个村子制定的最低要求。
这两年的发展,除了几处成立还不到一年的营地,大部分村子都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毕竟有充足的畜力和一定的种植养殖经验,族人们也足够勤奋。
不过前段时间的巡查,熊洪发现了本部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与多个村长进行谈话之后,也发现了村子的一部分问题。
现阶段,熊洪想要看到的,就是每个村子,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一两种“特色”,如此一来,每个村子各有特点,因地制宜地,就能将一些村子的特色给发挥出来,利用最大化,实现生产力的增长。
现在的各个村子,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缩小版的本部,拥有一定的人口、土地和活动范围,但要想记住他们,就连熊洪都感觉到有些吃力。
……
思考之间,好几个村长便汇报完自己村子的情况,而熊洪也收回思绪,看着桌子上各个村子提交上来的建设资料。
“诸位村长,接下来由九十里铺的石岩村长汇报,下一个六十里铺准备……”
众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跟之前的几个村子不一样,九十里铺,是今年来参与部落集议最东的村子。
像沼泽区营地的几个小村子,白骨洞营地这些,因为距离太远,一路上蜿蜒曲折,故而熊洪便没有让他们来参与集议,只等到以后道路修好,沿途的驿站都能投入常态化使用,才考虑让他们过来。
而石岩跟别的村长还有些不同,他本身就是原来石部落的族长,在并入熊部落之后,他还主动放弃了村长的职务,在水村协助水草建设,也正是因为有石岩和山岚的协助,水村的“战略地位”才得以迅速达成。
后来在部落需要的时候,他负责协助水村营地和白骨洞营地之间的物资运送、驿站维护,并在后面又担任了九十里铺营地的村长,带着一众族人几乎是从头开始,把九十里铺营地,建设成为如今的模样。
“……本村除了一千五百亩的粟田之外,另有粗耕的黍田五百余亩,菽、油菜等五百余亩,另营地的月亮湖,今年捕鱼五千余尾……”
石岩将这些基本的情况汇报完,接着又说道,“还有,今年我们从山上移栽了漆树,目前有一百来亩,预计再生长个几年,就能达到割漆的要求……”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