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化点点头,一听要回去,瞬间脸色就变了。“爵爷,我能留下来吗?”
“怎么,不愿意回去?”
孙元化点点头,道:“爵爷呀你也明白,我一个苟活之人,本来就能活一天是一天,自从到了这边,才明白了什么是爵爷您说的自由。我挺喜欢这里的。”孙元化说的是平铺大白话,也没了当初那股酸儒的腔调。
对于孙元化的这个决定,杨帆丝毫没有诧异,若是让他选择,他也会这么做。谁想要整天过得担惊受怕的,便答道:“不回也好。老孙啊,其实我还真是巴不得你不回去,呆在这里好好造枪,管理一下这边的事物。”
“怎么?难道我回去会给爵爷带去麻烦?”
杨帆摇摇头,道:“那倒不是,不过如果你回去,我们造枪必定会受到圣上的控制,到时候,这枪,谁说了算?这是个救国的利器,也有可能是亡国的催死药。”
“为何这么说?难道有了这枪,还愁打不过那帮建奴吗?”
杨帆摇摇头,道:“我不知道,所以一直不敢早早地将枪造出来。怕就怕圣上攥不住枪杆子,倒头来门神成了催命鬼。”这枪造出来,自然不会拿去对付那帮子泥腿子,这第一要武装的,便是锦宁防线。
兵权若是在自己手上,那武装起来自然没什么大事,关键就是兵不在自己手上,吴氏父子是反骨头,祖大寿、洪承畴在历史上又是贰臣,虽说和祖大寿熟归熟,但还是不好说。最怕的就是朝廷内部有奸细,那样子枪的图纸一旦传出去,优势立马就成了劣势。杨帆想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澳洲这边造枪,京师那边造子弹,一旦情况有变,亦或是战事将起,再度南下,一来筹粮,二来拿枪拿人,到时候就真的是粮人归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道:“爵爷考虑地长远,就怕惹人猜疑啊。”杨帆罢了罢手,道:“当初你是登州巡抚,这回,我走之后,你就要挑大梁了。”
“唉,爵爷还是另寻高明吧。当初我这个官当得实在有些糊涂,就顾着铸炮造城,结果呢,孔有德那个混账东西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登州,确实是我的过错。”
“这个久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你放心,不需要你决策什么。劝农、治安得当便是了。我会成立一个决策小组,作为你的行政班子,以后凡是有什么难办的事情,就投票解决。过了半数的事情,才能执行。也不需要你为难,如何?”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