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殷心说:郭崇韬得了,他将来迟早有一天会来打我的!他要没那个野心,他费尽心机,他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得干什么?
这时,马殷正担心呢,徐知浩派来给他下书的人就到了。
徐知浩要跟他出兵伐李唐。
马殷刚把徐知浩的信看完。突然又有人来报,说西蜀皇上王衍也派人下书来了。
马殷接过西蜀皇上王衍的信来一看,他见西蜀皇上王衍信上写的,和徐知浩信上写的差不多。
马殷就找他几个手下的大臣商议。
他手下几个大臣也同意发兵。
马殷就说:“众位大臣,你们说,我这次是和王衍合兵好啊,我还是和徐知浩合兵好啊”
有个大臣就说:“皇上这次和王衍合兵好。因为就这次王衍和徐知浩力量的对比而言,王衍的力量不如徐知浩。之前王衍的西蜀遭过一次磨难。现在王衍的力量还没怎么恢复。为了使这次力量搭配平均,皇上您这次最好跟王衍合兵。“
马殷说:“好。”
于是,马殷就同意出兵了。
马殷同意出五万兵。
******
再说南平国的高季兴。
这时候。高季兴也分别接到徐知浩和王衍的信了。
这时候,高季兴这里可比马殷那里可紧张得多。
前文说了,高季兴是南方几国中地盘最少,人口最少,他地理位置又非常不利的一个国家。
论人口,他仅是西蜀的五分之一,论人口他和李唐根本就没法比。论地盘,他也是西蜀的五分之一。论地盘,他和李唐也是没法比。论第地理位置。西蜀有山做保护,吴国有长江做保护,他又任何屏障都没有。另外他又和强大的李唐接壤。
高季兴接到徐知浩和王衍的信以后,他就找他手下几个主要的大臣商议。
他手下几个说:“这次咱最好保持中立。这次咱也不得罪西蜀。咱也不得罪吴国,咱更不能得罪李唐。因为咱的情况和西蜀和吴国不一样,西蜀和吴国都人多,他们也都有天然的屏障。而咱们呢,咱们一没有兵,咱们二没有将。咱们还没有天然的屏障,咱们还与强大多少李唐接壤。咱的情况和南方其他几国楚、闽、汉、吴越、的情况还不一样。楚、闽、汉、吴越都不与强大的李唐接壤,他们就是把李唐惹火了,李唐也不能首先出兵打他们。”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