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983章 此钢非彼钢

第983章 此钢非彼钢(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汉武帝时,便有炼钢成器的说法流传。

魏晋时更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吟过“百炼为钢,精诚所加”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但就算如此。

这个时代的人,对钢的理解,依旧模糊。

不说他们这些文人。

哪怕是兵部的工官、工部的督造监们,也往往将钢,视为一种较铁更坚硬、更锐利的锻造产物。

他们知道钢要经火炼、要千锤百炼,要淬水要回火。

但对其成分为何、结构如何、变化机制,几乎一无所知。

在他们眼中,钢,只是铁的一种极致状态。

铁之精也。

这是这个时代,对“钢”这个概念,最广为接受的定义。

比如打刀的匠人们,会说刀身要选好钢,要回火三次,然后再油淬、冷拍。

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炼钢术。

可他们所谓的好钢,从现代标准来看,大抵也不过是碳含量略高、杂质略少的锻铁块。

这些炼法,主要依赖经验和手艺。

是靠火候、靠耳力、靠匠心、靠天吃饭的门道。

能炼出好钢的人,被称为神匠。

但更多时候,这其实就是个艺名。

而非一个可量化、可复制的工艺流程。

因此,眼下李北玄说要炼钢,在座的众人自然不会觉得陌生,却也并没有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做出更好的铁料出来?”

赢世民试探性的问道。

而李北玄一时顿住,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他的认知中,铁和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但要想找个更能让这些原始人理解、接受的说法,赢世民这么说的话,倒也没错。

“是,就是这样,我想做硬度、强度更高的铁。”

李北玄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

而赢世民听到这话后,却顿时笑了。

而且笑得很不以为然。

这笑,不是轻蔑,而是带着点“就这?”的意味。

因为李北玄虽然说的煞有其事,好像牛逼哄哄的样子。

但在赢世民心里,这东西,真不稀奇。

原因很简单。

眼下中原三国对峙。

魏、楚、武三方鼎立。

其中以蜀中为据的魏国人口最富,江东楚国商路最广。

偏偏就是他们武国,地处寒陋之地,地势又多山川荒原。

天寒地冻,不适农桑。

看起来,是生存环境最恶劣的一国。

但实际上,武国为什么最强?

就是因为武国的地下矿藏却极其丰富。

尤其是铁矿,那是武国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

西出关中,便是天都山脉一线。

绵延千里,其中蕴铁极丰。

太行山余脉、燕山脚下,大小铁矿不下数百处。

尤其是再往北。

既有褐铁矿,也有磁铁矿,且浅层即可开采,年年有出、日日有供。

而正是靠着这批“沉在地下的粮仓”,武国才得以在长年边战中屹立不倒。

突厥、吐蕃、西域胡人,一茬一茬地换。

唯有北地铁骑,铁甲如林,未曾削弱半分。

这也是为何,哪怕天下尚未归一,武国却能以一敌二,压得魏楚不敢轻动的根本所在。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