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569章 隐约的兴奋

第569章 隐约的兴奋(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今日李承乾刚走到大唐会所的大厅,就迎来了尉迟敬德的询问。

“太子殿下,我们何时出发南扶州?”他知道昨日发生的事情有些懊悔,为什么喝那么多酒。

如今急切想要有立功的心思,生怕李承乾到时候给陛下写奏折,说他不务正业,天天饮酒取乐。

李承乾撇撇嘴,看了眼窗外的阳光道:“不急,大军不是还未到,在等两日。而且在广州府,孤还有事要做。”

还有事?

闻言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都十分的不解。

不等二人反应,李承乾转身询问纥干承基道:“公孙达醒了吗?”

“回禀太子殿下,公孙郎君这两人一直在大唐会所,从未出去过,应该是醒了,末将这就去叫。”

说着,纥干承基便去叫公孙达了。

没过一会儿,公孙达便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拜见太子殿下。”

昨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公孙达略有耳闻。

可这也不是他该管的事,何况有太子殿下在,公孙达认为没什么事能够难得倒太子殿下。

李承乾颔首道:“今日天气不错,你们随孤出去逛逛?”

逛逛?

看着李承乾还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尉迟敬德彻底急了:“太子殿下.......”

反观侯君集直接打断了尉迟敬德的话。

“好,既然太子殿下有兴趣,我们自然奉陪。”

“侯君集。”尉迟敬德诧异的看向侯君集,略微不满的喊道。

李承乾没有理会尉迟敬德,立即让人安排了船只。

一听说要用船,纥干承基也是立马去安排。

半个时辰后。

李承乾站在一艘小船的前方,看着面临大海的方向。

后世,他是到过北上广深的。

如今的广州府,跟后世的相比起来,简直是破烂来称呼也不为过。

但绿色却保存的非常好。

船所过之处,两边全都是绿意盎然。

李承乾忽然扭过头,询问一直陪在身旁的公孙达道:“公孙达, 你看这两岸为何都是山头,却没人想着如何发展呢?”

这问题直接把大家给问懵逼了。

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这是要发展吗?

全是山头怎么发展?

公孙达寻着李承乾所指的两边看去,蹙眉道:“太子殿下是想要在这里建造新的码头?”

“不错。”李承乾给了公孙达一个赞赏的眼神,随后叹息着解释道:“一个强盛的朝代,不止是军队和军械,更应该是创造无数个第一。”

“第一经济,第一码头,第一......等等。”

一口气说了无数个第一,都把李承乾嘴巴都说干了。

“所以,大唐想要强盛,码头肯定少不了。孤看了广州府码头两日,发现码头太小了,根本靠不了那么多的船只。既然如此,那肯定是要发展新的码头。码头也是一个好活计,不止可以给当地府衙创收,还能够养活劳工,还能够促进大唐和番邦的贸易,对于新的关税实施也有好处。”

闻言,公孙达微微颔首。

最近他一直在研究李承乾所提出来的一些政策。

发现虽然与大唐如今的政策背道而驰,可真要是按照这样发展,大唐不出二十年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太子殿下,如果要在广州府新建码头的话,需要的人力物力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公孙达蹙眉道。

倒不是担忧李承乾没钱。

而是在他的认知码头不是一个特别赚钱的项目。

哪怕是赚钱,也很慢。

就比如吴郡的码头,就是后来新建的,到现在都没有将本钱赚回来。

要不是因为粮食中转站,吴郡的码头完全就是亏本的买卖。

李承乾自然明白码头这个生意属于利国利民的买卖,不是立马能够见效的,需要长期的维持。

“回去后,邀请广州府大小商贾过来,这单买卖孤就不参与了。让大唐钱庄牵头吧,手续什么的,孤会找都督府,让广州府大小商贾投钱建设,使用权限三十年。三十年后,收归朝廷所用,这三十年间能赚多少,朝廷一律不插手,甚至还能够减免他们码头的赋税如何?”

这就是后世为了快速发展,引入国外资本的手段。

公孙达眼前一亮:“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码头由广州府商贾出钱建设,让他们收取三十年的费用,三十年后码头就归朝廷吗?”

“正是。”李承乾颔首道:“不止广州府,在岭南沿海的州府都可以如此操作,盈亏自负,投资嘛不可能事事都赚钱。”

“甚好。”

公孙达也算是跟着李承乾学了不少,自然其中的精妙之处:“太子殿下,如此一来的话,岭南各州府都会有码头,这样货运更加的方便。走陆运费时费力,海运的话,确实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两人的对话,后面三个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陆运和水运他们倒是明白。

可这商贾出钱建码头,那些商贾是傻子吗?

三十年,能赚回来吗?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