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核顺利通过,说明学校不拘一格降人才,慧眼识珠;即使考核不通过,不管如何处理杨晓帆读博的事宜,单单学校敢采取这样的形式,就已经利于不败之地了。
很快,一个正式通知发布在了学校网络论坛中,并贴到了学校的公告栏。通知内容清晰明了,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在校园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为回应部分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有关意见,兹定于本周日在计算机系阶梯大教室,组织部分教师及学生组成考核团,对跨级读博学生杨晓帆进行当场考核。
具体考核范围和考核形式由考核团确定。考核团初步定为7人,其中5名教师,2名学生,要求熟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专业硕士基础技术知识。
考核团人员的选拔形式,采取个人自愿报名、机关审核资质、网络投票选取确定的方式。学校将最大程度遵从民意,确保整个考核过程公正、公平、公开。”
通知发布后,校园里一片沸腾。
学生们既感慨于学校的开明与大度,也敬佩杨晓帆的勇敢与担当。
更有高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无论考核结果如何,学校和杨晓帆都已经是赢家了。
此时,舆论迅速得到了180度的扭转,网络上对于杨晓帆的拥护和赞扬的帖子一个接一个,纷纷叫好。
毕竟华清大学虽然人才济济,但像杨晓帆这样有血性、有胆量、有气魄的学生,实在是非常罕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