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论语子路篇。
子贡问夫子何以为士?
夫子将士分为三等,最末一等便是如此!
言必称信,行事雷厉风行,这就是个浅薄且固执的莽夫啊!
是的,王冈就是这样评价司马光的,而赵顼显然也是赞同这一观点。
两者所不同的是,王冈是以跳出历史的后来者的视角来评断,而赵顼则是以为人君的视角来看待!
这也是赵顼为何一直没有重用司马光的原因。
赵顼的心思很复杂,他是信得过司马光的品行的,但却是信不过他的能力和见识!
言官出身的人,又没经历过州郡现实的毒打,对待具体事务很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
简而言之,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赵顼也不是没动过让司马光外放州郡治政的心思,但司马光因为早年间在麟州犯过大错,害的宋军惨败,后来庞籍为了保他,更是将过错全部揽去。
这也让司马光下定决心,绝对不再参与地方具体政务!
因此每当皇帝有意让他外放,他就是一句“此非国朝待儒士之礼!”
赵顼自然也是没办法强迫这位老臣的,可他不参与具体政务,却老是对政务指指点点,就很烦!
尤其是前段时间,他在小报上发表的那些言论,不仅蛊惑民心,便是不少新党中人,都开始质疑新法的合理性、正义性!
这就太过分了!所以赵顼这才借着陈世儒弑母案,任由新党借题发挥,就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敲打敲打他!
有时间多在地洞里写写书,别总想着出来搞事!
而赵顼放纵新党施为之后,心中却又有些嘀咕,毕竟这么对待国朝老臣,他心里有些发虚,不知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会不会寒了其他人的心,这才有他蛮横逼迫王冈评价司马光之事!
王冈猜出了赵顼的心思,这就是典型的干了坏事,心里愧疚,想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性!
如果是一般奸臣在这里,肯定会痛骂司马光,为赵顼开脱,受害者有罪论吗?
但王冈不是一般奸臣……呸,王冈是大宋忠臣,他自然不会这么做!
一则直接贬低司马光,赵顼不会信,虽说大家政见不同,但对司马光的品行,无论新旧两党,还都是认可的!
二则是背后说人坏话,太败人品,这皇宫内院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王冈今天敢说,明天这事就能传遍大街小巷!
这有损他大宋状元郎的光辉形象!
所以王冈引用了夫子的这一句话,不管夫子当初说这话的时候,夹杂着何等的贬义,但说得也在士的范畴之中。
而且他只说了前面两句话,让那些不通经义的人听来,这无疑就是好话!
即便是让司马光听到,知道王冈在贬低他,他也无法说出什么,他总不能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夫子口中的上等之士吧!
若是那样,王冈只需要诚恳的道歉认错,士林中的物议,就能让司马光见不了人!
太不要脸了,一点也不谦虚!为了吹嘘自己,竟逼得状元郎道歉!
如果王冈要是选择怼他,那两人都将颜面扫地,司马光更是会沦为笑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