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鲜于纪和鲜于银则是刘虞的家仆。他们从小就被刘虞所收养,刘虞见他们可怜,又考虑到他们异族的身份,心生怜悯之情,于是让管家将他们赎买回家。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鲜于纪和鲜于银对刘虞充满了感激之情,并且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
这才是导致鲜于银和鲜于纪二人即便在大雨倾盆的恶劣天气下,也依然坚定不移地陪伴着刘虞进行急行军的根本原因所在。
此时此刻,鲜于纪和鲜于银所率领的乌桓轻骑,正风驰电掣般地驰骋在广阳蓟县之外。这一幕场景,让柏燕和子鸣二人的内心顿时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热血澎湃起来。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投身军旅,无非就是为了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然而,由于刘虞一直龟缩在广阳蓟县城内,使得柏燕和子鸣二人根本没有机会与敌人正面交锋,杀敌立功。他们只能带着骑兵在城外不停地来回游走,一方面查探敌情,另一方面则负责监管那些阉奴。
这样的日子,对于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的柏燕和子鸣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让他们感到无聊至极。
如今,鲜于银和鲜于纪二人的突然出现,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曙光,让子鸣和柏燕二人瞬间眼前一亮。不过,他们并没有立刻冲动地出兵去狙击鲜于纪和鲜于银的部队。毕竟,他们还需要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只有当鲜于纪和鲜于银的部队完全离开广阳蓟县之后,他们才能够毫无顾忌地出兵,伺机而动,从而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否则,如果子鸣和柏燕贸然带着部队出现在鲜于纪和鲜于银的面前,万一对方选择撤退回广阳蓟县,那他们岂不是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在没有广阳蓟县城门关闭之前,他们必须沉住气,耐心等待。
鲜于纪和鲜于银率领着他们的部队,离开了广阳蓟县,他们必须谨慎地选择一个既安全又距离较近的区域,作为他们的临时落脚点。
首先,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张牛角的骑兵是他们最大的威胁,如果不能有效地防备他们的袭击,那么整个部队都可能陷入险境。所以,这个区域必须具备良好的防御条件,能够抵御敌人的进攻。
其次,距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需要能够及时接收刘虞的军令,以便更好地执行任务。如果距离太远,信息传递可能会出现延误,从而影响整个战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鲜于纪和鲜于银最终决定选择一个位于广阳蓟县附近的山谷作为他们的临时营地。这个山谷地势险要,四周环绕着高山,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进入。这样的地形使得敌人很难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他们则可以利用山谷的地形进行有效的防御。
此外,这个山谷距离广阳蓟县并不远,大约只有几十里的路程。这样一来,他们既能够及时接收刘虞的军令,又不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影响到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鲜于纪和鲜于银所带领的部队人数并不多,总共只有两千人。其中,鲜于纪和鲜于银各统御一千人。这样的人数安排并非是为了冲锋陷阵,而是为了奇袭。人数过多反而会引起敌人的警觉,不利于奇袭的成功。而且,人数少也能让张牛角一方误认为这只是一支派遣出去的救援队伍,从而降低他们的警惕性。
打个比方:谁家求援的队伍是一万骑兵?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