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行人很快便被周公的怀抱所拥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然而,美梦并未持续太久,一阵嘈杂的声音突然传来,将人们从沉睡中惊醒。迷糊之间,他们看到了一群差役站在面前,满脸严肃地传达着一个重要的消息:林北要召见许攸。
许攸这个名字,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以一句句亲昵的“阿瞒”称呼曹操,又一次次地提起“没有我冀州岂能入阿瞒手中”,这种自傲和自负让人印象深刻。然而,最终他却惨死在许褚的手中,令人惋惜。
许攸的智商无疑是在线的,他能够在世家大族之间游刃有余地周旋,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谋略。但他的情商却有些低,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过于自负和傲慢,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说他无用吧,他确实有着过人的才能和智慧;但说他废吧,又似乎有些冤枉,毕竟他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被他的家人所拖累。
如果不是许攸投靠了曹操,以袁绍横跨三州之地的实力,区区官渡之战的战败并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他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只可惜,乌巢被焚,大量的粮草被葬送,再加上挚友许攸的背叛,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袁绍无法承受,最终吐血重病,一蹶不振。
袁绍的基业之所以能够成就,或许是因为有许攸的辅佐;而其最终的失败,或许也与许攸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是林北第一次与许攸相见,他对许攸的印象颇为深刻。
许攸并没有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个猥琐的形象。相反,他给人一种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的感觉。然而,在这深沉的外表下,却难以掩饰其身上散发出的高贵气质和书卷之气,这无疑表明许攸是个谋士而非武将。
许攸腰间的佩剑,显然只是用于装饰,而非实际战斗所用。但作为汉代的儒家士子,君子六艺自然是精通的,所以他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也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许攸也在暗中打量着林北。同样,这也是他与林北的初次会面。林北那过于年轻的面庞,成为了许攸对他的第一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年轻的人,却有着草根出身的背景,还参与过黄巾之乱,并联合各方势力共同讨伐董卓。如此辉煌的履历,让许攸对林北这个人越发感到难以捉摸。
二人一言不发,都在打量着彼此,想要从中看出点什么,一种难以掩饰的尴尬,在太守府大堂内散播开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