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主的记忆,原主姓孙,叫孙兆明,今天是他病得厉害,他母亲才让奶娘送他去城里的医馆看病,没想到那个奶娘把他看病的钱贪了一大半儿,只买了几包发霉的药材回来,路上还顺带买了些糖果点心去看她自己的儿子。
杨蕴秋冷笑,孙兆明这小子腼腆懦弱,早被养废掉,遇见这种事也不敢反抗,他可不会容那个女人胡作非为,扭头就上了马车,一拉缰绳,一路小跑地跑走。
车夫正坐在一边儿歇脚,见状大惊,高声呼喊:“明哥儿,明哥儿,你这是去哪儿?”
那奶娘也给吓傻了,冷冷地看着车跑出老远,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追在后面,急得满头大汗:“明哥儿,你快停下来,不停的话,奶奶知道就该打你了。”
以前孙兆明听见这句话就吓得战战兢兢,杨蕴秋可不管。
后面的声音一开始是气急败坏,后来更是声嘶力竭。
他搜过孙兆明的记忆,其实原主的记姓还行,就是可能有点儿自闭的倾向,不爱说话,别人都以为他脑子不好使,才总欺负他,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记得路。
杨蕴秋驾着车一路径直回了家。
在原主的记忆中,家里很穷,连笔墨纸砚都不大买得起,银子一直入不敷出,不过,这个家面上的情况比他想象中好一点儿,是个两进的院子,就在泉州城郊,孙兆明住的是前院的西厢房,房里有一个使唤丫头,一个奶娘。
那使唤丫头是个农家女,就叫二丫,一看孙兆明回来,连忙迎上前,扶着他坐下,小声嘀咕:“吴妈妈又去嚼舌了?明知道少爷病的厉害,还不照看着,少爷该硬气些,告诉奶奶才是。”
她唠唠叨叨,手脚却不停,吃力地端来盆水,给杨蕴秋擦了擦脸,又端了一碗红枣粥:“明哥儿快喝些东西,不想喝也得喝,别老便宜吴妈妈。”
杨蕴秋二话不说,闻了闻香气,见味道很纯正,一口口细嚼慢咽地吞了,喝完,才取出帕子细细地擦拭了一下唇角,把碗放回桌子上,一抬头,却见二丫盯着他发呆。
二丫猛地惊醒,揉了揉眼睛,一拍脑袋呢喃:“糊涂了吧,怎么刚才觉得少爷像换了个人似的,容光焕发,好看的不行?”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