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任相国司马的马茂看了一眼上位,开口道:“仆在吴国时,与诸葛恪、孙峻、孙弘等人都打过交道,那几个人一向是貌合神离。如今吴王孙仲谋薨,他们迟早必有内讧,大王不如再等等看。”
秦亮听罢立刻说道:“卿等各有道理。但若现在才开始部署、时节并不恰当,此事容后再议。”说罢向荀勖侧目。
于是大伙继续谈祭祀和礼仪活动的事宜。
秦亮
当然不赞成王浑的主张,他现在对于局部战役是毫无兴趣。天下只剩下东吴没有一统,如果仍是看到一点机会就想蚕食、完全就是在浪费他的精力,不如等到各方面都准备好、直接发起灭国之战!
况且目前秦亮对于大举进攻东吴、再次发起灭国之战,同样也不着急。人的处境与目标变了,对于类似的事、态度便会有很大的变化。
当初秦亮对于伐蜀十分积极,不惜力排众议、冒险强干,因为他要以灭国之功为封王做背书,大功十分关键!不然封王的理由不充分,摆上台面的时候、必定底气不足,更做不出来三辞三让的好看吃相。
然而多大的军功、可以名正言顺地封皇帝呢?如今的大功对于秦亮来说、并非毫无作用,提高威势还是很有用的,但显然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所以东吴之患,当然不是他目前的优先关注方向。
西厅议事罢,众人纷纷告辞。秦亮也离开了西厅,到了里屋办公。
里屋更暖和,而且椅子坐着也舒服。如果有属官进来谈正事,他们会自己叫书佐跟着进来,旁边有书案、胡绳床、筵席等家具,书佐可以坐在那里负责记录。
秦亮坐在椅子上,并未翻开面前的文书,犹自又寻思了一会。
他现在的目标其实非常明确,而且不同于霍光、甚至杨坚等人,多少都犹豫过取、或者不取。秦亮如今根本不带犹豫的,也不
需要人劝说,自己就想明白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