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马上有人上书,称赞司马昭坐镇军中,巍然不动,运筹帷幄,方使蜀军袭营失败。
秦亮懒得管那么多,别人如何、那是别人积的德,秦亮只想要属于自己的那份酬劳。太守加将军号,他便满意了。
也只能满意。秦亮这号人在官场的天花板,便是这个。
至于州一级的都督、刺史,别想了。
大魏朝的都督、刺史,只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曹爽的核心圈子;第二种是司马懿的核心圈子;最后一种是在曹芳登基前、已经是都督刺史的人,郭淮就是这种。曹爽和司马懿都不想去动,只想拉拢。
至于什么军功没有那么重要,不管多少功都不可能给一个州,如果功太大了、背不动,那便直接去屍。
很简单,关键人事都是曹爽和司马懿两家说了算,他们自己都在争各州的兵权,如果拿去给外人、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好在秦亮早就知道这些事,所以期待的东西很现实。
拜别曹爽时,秦亮便声称要回校事府处理公务,请先回洛阳。
秦亮回到刺史府,想辞行。外姑婆又留他,说不如等明天一早,雨停了再动身。
中午郭淮也来了,午膳后郭淮喝着茶汤,多聊了几句。
郭淮正说了一句:“有一次王公渊在书信中提及,仲明善音律。可惜此次相见,公事繁忙,未得一闻。”
他的语气变得和蔼亲切了一些,官威架子也稍微没那么明显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