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 第21章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1)

第21章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1)(第1页/共1页)

广告位置上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1)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1)

同志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同志们回想一下,我们在解放前讨论文化,讨论文化交流,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别,有过几次高潮。我的印象最清楚的一次是20年代。当时有人提出全盘西化,有不少人反对,曾讨论过一次“中西文化及其差别”。现在有一位老先生还在世,就是梁漱溟先生,93岁高龄了。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好多同志都知道。可是新中国成立后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年轻同志恐怕很难回想了,年纪大点的同志可以回想起来。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讨论,据我回忆基本上没有过。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我自己看法,就是我们受了一个大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应该感谢。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教条。同志们知道社会学这个学科非常有用,比方人口问题就属于社会学的范围;劳动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等等,好多问题也都在社会学范围以内。可是一解放,我们社会学这门科学本身好像就反动了,非常滑稽。所以后来大学的社会学系也没了,关了。在同样的情况下,文化讨论也成了一个禁地。现在我们知道苏联是不大讨论这个问题的。所以一直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中央的政策改变了。大家都感觉到,我自己也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中央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受到大家拥护。所以过去不敢谈的问题,今天也敢谈了,大家思想真正是解放了。大家现在讲话确实是畅所欲言,这个情况过去从没有过,同志们可以回想。因此今天我们也来谈文化发展的战略问题。

我们目前的情况同志们知道,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这一点国内外没有人不承认的,因为这是事实。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政治改革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下一步,就是要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共中央已经发了个决议。所以现在全国对文化问题兴趣都很高,有几个城市开过比较大规模的讨论会,比方上海就讨论文化发展。文章发得很多,学会也成立不少。小规模的讨论文化问题的也很多,这种情况确确实实是空前的、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我们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来研究这文化发展战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来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很重大的作用。至于我自己,我不是一个专家,我对文化问题连半路出家都够不上,只在最近看了一些文章,也没看全。在看文章的基础上,有的同志让我谈过几次文化问题,所以现在我俨然成了一个文化专家了,实际不是这么回事,我不是这一行的专家。我不是故意在这儿客气,我是讲实话。现在我把我自己看文章的结果,考虑过的问题,给同志们汇报一下。我不说是请同志们批评,为什么原因呢?因为请同志们批评就证明你自己认为错了。我并不认为我自己错,我要是认为错的话,就不应该给大家讲,给大家讲就是愚弄大家。我认为我是对的,可是它不一定对。我说是让咱们大家来讨论。

现在我想讲三个问题。原来我写的提纲已经过时了。写提纲时中央的决议还没发表,那时看的文章还不太多。写好了以后,我又用了些功,看了些文章,所以那个提纲基本上不大能用了。今天我讲的跟那个提纲恐怕有很大差别。前一部分差不多,后一部分的差别就很大,先跟同志们讲一讲。今天准备讲的三个问题是:,一般讲话讲的“文化”,那范围比这广得多。同志们,你们随便拿一本什么《中外文化交流史》,比方中国同日本,中国同印度,中国同美国,中国同德国,中国同英国的文化交流,那里边什么东西都有。那就是广义的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全世界给文化下定义,据说有200多个。我们在这儿不搞烦琐哲学,有些定义怎么说也不能恰如其分,它跟自然科学定义不一样。我讲的文化,还有好多同志写文章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什么呢?就是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这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这就叫做文化。当然还有别的同志,比如说庞朴同志,他最近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写了一篇文章,叫《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他这样讲,他说文化“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它包含着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庞朴同志的定义也是跟我的了解差不多,是广义的。就是人创造的,不管精神的、物质的,只要对我们人有好处的,我们就叫它文化。比如刚才我们讲的文化史,文化史绝对不是光讲文学艺术。

我在这儿讲的文化战略发展问题的文化也是广义的,包括很多东西,与科学、教育、文化,那种狭义的文化,范围大小不一样。我想,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没什么重要,但讲讲有好处,因为你讲文化发展战略,你的文化是什么文化?如果狭义的话,我只能讲文学艺术,别的不能讲。我讲的是广义的,不是我们文化部那个范围的。这里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忘记哪一篇了,说今天的3年等于20世纪初叶的30年,等于石器时代的3000年。什么意思呢?

就是今天从全世界范围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你稍一不注意,立刻有新的东西出现了。所以我们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因为这个跟我以后讲的有联系,我在这里先提一提。今天如果我们3年慢慢腾腾地不动,就等于石器时代的3000年没有动,等于20世纪初的30年没有动,那一定要落后。我们眼前的社会是怎么样呢?我们眼前的社会也是在那儿急剧变动,同志们都感觉到了,我们现在也是变动得很厉害。

我看到徐惟诚同志在《北京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他讲我们现在是有四个变化,是劳动方式在那儿变化,分配方式在那儿变化,交往方式在那儿变化,生活方式在那儿变化,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不停地在那儿变化,在这四个方面都在那儿变化。除了这个之外,我们眼前的社会是什么情况,下边是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正确。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封建思想还有影响。大家都承认,封建思想的包袱我们还有。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外国作家闲谈,谈到说“资本主义复辟”,她讲了一句话:“你们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复什么辟呀?”她的话恐怕有一点道理,但是不全面。资产阶级的影响还是不能低估的。另外,好多国家的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发展中间,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比方商品经济,讲究效益,讲究效率,讲究管理,这个我们也缺少。换句话说,在某些方面,我们还要对资本主义加以研究,得学它这些东西。现在大家对我这种说法,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如果倒退20年,我要讲这么一句话,恐怕起码得批我两个礼拜。说资本主义还要学习呀?你这不是明目张胆地鼓吹资本主义复辟吗?我们有些东西还是要学习,只要是好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