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溜!”
陈奇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见状笑道:“不必紧张,你们问完了么?没完的话继续。”
“还有几个问题。”
林清霞不在意,拉着记者继续聊,又谈了六七分钟才结束,问:“我的采访完了,需要我回避么?”
“不必!”
陈奇摆摆手,笑道:“我们难得在美国碰面,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跟你们了解下情况。台湾刚刚成立了一个海基会,所谓的民间机构,实则是接受官方委托处理两岸事务,是这样么?”
“……”
记者们面面相觑,犹疑不答。
他又道:“这没什么敏感的,两岸交流迫在眉睫,你们搞海基会就是想处理这些事情。那我们自然要做出应对,你们也希望我们有所回应,我们得知道你们的态度。”
又一阵沉默,还是中央社的记者开口:“不错!海基会就是这种性质。”
“那你们为什么非弄个海基会这种遮遮掩掩的机构?”
“大陆始终呼吁让两岸官方会谈,直接三通。但我们也一直在讲,我们不想有官方接触,只是基于两岸交流的需要,才成立海基会处理相关事务。”
中央社记者略感放松,这些东西都是明面上的,没啥不能说的。
“所以你们希望我们也成立对等的民间机构,来与海基会沟通?”
“这样最好,反正我们不会放弃三不政策。”
陈奇点点头,又道:“其实台湾老兵回乡探亲以来,两岸开放貌似如火如荼,但并没有像样的团体组织相互交流,除了亚运会。
官方接不接触,那不是我负责的范围。我是搞文化的,我希望文化团体能踏出这一步。”
“你的意思是?”
中央社记者询问,下一秒又是一哆嗦,因为陈奇道:“我很想去台湾看看,诸位觉得怎么样?”
别来!
想都不要想!
滚!
五个记者素质三连。中央社的苦着脸,道:“陈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在新闻局的地位,怎么可能让你上岛?”
“一点机会都没有?”
“那你偷渡吧!”
陈奇乐了,再问:“那我们两岸的文艺界人士组成代表团互相访问,你们觉得可行么?”
“互相访问……”
几人想了想,道:“台湾音乐人已经上过春晚,参加过亚运的演唱会,其实已经通了。电影界倒还没有,岛内很多电影人愿意与大陆交流,不过……”
“直说无妨!”
“他们去大陆访问应该不难,难的是你们来台湾访问,需要一些努力。”
“嗯,我们知道会有一些阻碍,但关键要沟通,如果连沟通都不愿意,那也别谈访问了。我回去汇报一下,你们也把意思传达到,先有个心理准备,如何?”
“可以!你最好明确一点你的想法?”
“第一,两岸文艺代表团互相访问!第二,大陆已经通过转口贸易引进了几部台湾电影,台湾对大陆片却还是百分百封禁,我希望大陆片也能进入台湾。包括像《末路狂花》这样的电影,台湾观众看不到清霞的风采,未免可惜了。”
“进不去也无所谓,反正你能弄走私录像带。”一个记者哼道。
“诶!我尊重你们是台湾同胞,但在美国诽谤,我还是要报警的!我一向做正当生意,从来没搞过走私录像带!”
你可拉倒吧!
妈祖都不信。
谈到最后,五个记者才彻底松了口气,没有五百刀斧手鱼贯而出。
此番见面,陈奇要写上报告,原封不动的报上去。
尤其是海基会,因为大陆一直想官方对谈,台湾死活不肯。大陆没办法,在明年底搞了个海协会,负责与海基会对接。
不过明年底成立,陈奇觉得太晚了,所以得让高层知道台湾的态度——就是死活不肯官方对谈。
(还有……)
!-- 翻页上aD开始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