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门阀族人在长安城里必须老老实实趴着,天子说啥就是啥。
但到了地方上,世家门阀对地主阶级和民间百姓的影响,其实是大于皇权的。
长安朝廷颁下的诏令,地方门阀大多数情况下不敢抗拒,只能老老实实配合执行。
但若是门阀对大唐朝廷心怀怨恚,有心抗拒,那么朝廷的政令在地方上真的很难推行下去。
眼下江南岭南道的情况便是如此。
门阀联手抗拒朝廷政令,偏偏还没法说他们谋反,尽管他们干的事确实是不臣之举。
因为这地方对中央朝廷的软性对抗,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有。
上到武王伐纣,下到汉朝的七国之乱,以及西晋的八王之乱等等,其实都是从地方对中央的软性对抗而开始的。
事件之初,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由于地方势力太过庞大,中央朝廷也不便处置。
问罪当地官员也不现实,门阀经营地方数百上千年,本地上任的官员与门阀之间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官员本就是门阀的门客故吏,朝廷动了他们,也跟动门阀没有区别。
不能打草惊蛇,怕逼反了地方门阀,又不能放任不管,怕门阀在本地坐大,长此以往,朝廷真就失去了对这个地区的掌控。
一个小小的推广番薯种植事件,稍微一深思,便引发了如此严重且复杂的危机。
李钦载有点头痛了。
李治和武后穷其一生誓要削弱世家门阀势力,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对大唐的贻害太深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