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神木,进了寒门的门,成了三绝之首,却对这纷乱的天下不闻不问,一门心思只扑在编纂那些典籍、法箓、阵诀上。寒门里的兄弟们,那是全力支持,神木想要啥,他们就给啥。整个寒门也是拼了,只要是神木提到的,不管是法箓典籍还是宝贝神兵,他们都会不择手段地弄到手,不管是抢是偷,还是用计谋,总之,必须把东西送到神木手里。就算是人,也得绑到寒门来。
这么一来,天下玄门几乎被搜刮了个遍,连那些散修也没能幸免,寒门因此得罪了四面八方的势力。虽然代价巨大,但寒门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像紫玄经这样的巨作也相继问世了。
紫玄经刚问世的时候,里面有点小瑕疵,知道的人不多,寒门也没因此惹上大麻烦。后来,紫玄经补全了,寒门动用了五大宗门的宝贝,包括青离宫的两部通天箓、孔阳真人参悟的苍云宗族谱九现神谕,还有九凤阁的众多典籍。瑶池仙境的唯一一部通天箓太阴经,还有那瑶池山独有的太阴之力本源佐药,须弥宫的三藏佛经和须弥山大宝金莲,还有剑隐门的至高绝学藏剑术的心法典籍以及祖师排位下的那口不起眼的剑鞘本身,这些都是寒门想要的东西。
道君神木一说要啥,寒门的人和狱中的人听了,都有点犯难。五大宗门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之间的争斗虽然激烈,但还没触及到根本,因为天道之下,有你有我,还有天下百宗,那一丝契机,修到绝顶的高手们多少都懂一些。大道无象,总有天地万象,这一点从白乾一后来连甲子之战都没参与,就能看出他摸到了一点道的真谛,明白世间万物自有其应有的走向,无需插手,也不必强求,到了该他出面的时候,他自然会直接出面,没有理由,也没有一丝拖沓。
回到正题,狱中的人知道要啥后,为了达成目的,硬着头皮开始布置。先是须弥宫的轮回篇被盗丢了,接着青离宫孔阳的绝学也被换了。到了瑶池仙境,古道大师早有防备,以云中二圣的能耐,三人展开大战,都受了伤,太阴经也没能得手。
在另一边,狱中人亲自出手,九大殿主里外接应,苍云山上白乾一淡然而立。要不是妖王他们和云中二圣来接应,狱中人当时可能就陷进去了。不过,一场动乱也不是啥都没捞着,狱中人其实是为了引人耳目,而暗中有人偷偷溜进了浮云洞。虽然那人受了重伤没治,但参悟了整个九现神谕,虽然没能带出来,但对经书的补全帮助不小。这个人就是道君神木,要不是他亲自冒险,换个人很难有收获。这也成了他后来死在沧海的根本原因,一身修为十不过半,又用手段强行压制顽疾,所以在沧海巨树上那头上古神兽一动时,道君神木就此陨落。
寒门先后算计了数家宗门,捅了马蜂窝一样,五大宗门联手,分三次讨伐寒门。双方你来我往,各有损伤。正道一方,古道大师最先陨落,瑶台三圣也只剩两个,九天元君更是直接换血,瑶池山暂时没了帝尊,开瑶池所传其仙境之中头一次没有仙帝坐镇,瑶池一脉暂时没落。
损失惨重的还有须弥宫,他们的掌教佛尊大帝尊者之名相继被害。一代须弥大帝刚刚继任,不足百年就被偷袭至死,出手的更是寒门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守灵婆阿言。阿言虽然在五老中地位很高,但一生镇守苦窑几乎从未出过圣境,头一次在世人面前露一手,就是直接斩杀佛尊,而且一击毙命,没留下救治的可能。
这一下震惊了整个玄门界,各家掌门人人自危,生怕阿言再来一次。然而,阿言却是再也没有动静,这一记灭杀佛尊,惊鸿一现后回到苦窑,再不出寒门一步,就连后来的甲子之战她也不曾出来参与。而后来的寒门大败,仙魔岛上一阵搜刮,愣是没人敢进苦窑,多半都是怕阿言出手。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两大家族接连遭遇了灭顶之灾,两位霸主相继陨落,正道势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各方势力不得不携手合作,多次邀请白乾一这位绝世高手亲自出马。白乾一果然不负众望,单枪匹马勇闯仙魔岛,以惊人的力量直接摧毁了幽冥大阵,使其无法修复。在那场战斗中,寒门的五十五位高手竟然无法阻挡他的脚步,最终白乾一不仅打伤了狱中之人,还将被囚禁的阿言解救出来,并在苦窑之内夺回了正道被抢夺的重要物品。随后,他将这些物品分发并归还给各派,当各派感激涕零时,白乾一已经悄然返回苍云,之后很少离开南海,闭关于浮云洞中,直到一位忘年之交的到来,才使得白乾一再次踏入红尘。
这位忘年之交,后来被称为帝尊的春秋大帝骆红尘,他的出身并不显赫,来自一个没落的宗门。由于师门祖上与苍云宗有着一段渊源,当他的宗门衰败,难以继续时,便来到了苍云宗,以兑现祖上的人情。在苍云宗期间,他结识了白乾一,两人性格相投,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以平辈论交,在玄门中并不罕见。修炼之道,达者为先,因此,所谓的俗礼并不被重视。在玄门中,除非是本门弟子,否则大多根据修为来论交情,而寿元则很少被考虑。
骆红尘在乱世中崛起,虽然修为暂且不提,但他的辈份却异常之高,与他交往的多是帝尊级别的存在,各派掌门都自居晚辈。其中有一人特别,那就是大雪山一脉凌烟阁的老阁主,按照辈份他应该自居晚辈,但老阁主最小的女儿与骆红尘之间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两人彼此相爱。面对这种情况,老阁主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选择回避,不干涉此事。毕竟,以骆红尘当时的声望,成为下一个帝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也是老阁主在铸造神兵时留下的遗愿,考虑到了他们两人未来的关系。
然而,世事难料,骆红尘的神兵一旦完成,竟然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但这是后话。在那个时代,骆红尘九次参与正邪之战,重创了寒门的众多高手。
与此同时,寒门也无暇顾及其他,道君神木身负顽疾,虽然暂时压制住了病情,但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担心时日不多,道君神木夜以继日地努力,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终于凭借自己的感悟,将紫玄经大致补全。
在正道中,剑隐门作为三次争斗中损失最小的门派,自然成为了正道的领袖。掌门薄凉子也趁机抓紧时间寻找合适的继承人。经过各种机缘巧合,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刚刚出生,身上带有一丝人间之力的婴儿,他就是后来的明台,也就是一剑孤寒莫问剑。薄凉子当时有所感悟,认为以往过于注重弟子的修为,而忽略了心境的重要性,这才导致两位弟子虽然修为高深,但修行过快导致心灵上有所束缚。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