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干部调整,我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总得来说,市委组织部这次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实,不过,有几点我认为还是有所遗漏的,一是对于一些老同志,虽然离规定退居二线的年限还有几年,但是因为年龄等因素不适宜再在一线担任领导干部的同志,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既是对这些老同志的关心,同时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一举两得,势在必行。二是对于长期在区县乡镇工作的干部,在调整使用中要进行适当调整,对于这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要创造条件让其到市直机关锻炼,这也是上下交流的一种方式……”
“这李南葫芦里面卖得是什么药,竟然这么好说话?”市委书记张岱金心中暗自琢磨着,心中颇为奇怪,之前他打电话过问李南调整市政府分工的事情,就感觉到李南有些反感,但是现在自己提出来要加强对铁州锅炉公司改制工作的领导,实际上也就是要从这个重要的政绩中强行地分一杯羹出来,原本以为李南怎么着也要反驳或者拒绝的,但是想不到李南竟然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这两个家伙沆瀣一气,这一次又是提前商量好了的,真是头痛啊。”张岱金心中郁闷地想着。
“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啊。”虽然这第一项议程很轻松就通过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有半分的松懈,毕竟第二项议程就是涉及到人事问题的,这才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而李南现在的表现,表明了他在接下来的人事讨论之中,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在听肖君贵发言的时候,他就在酝酿进行反击,肖君贵和李南明显地联起手来,那么他也就管不了那么多,直接针对肖君贵开火,并且拿上次李南和肖君贵的观点来进行反驳,上次张岱金要调整干部,李南和肖君贵可是极力强调要提前酝酿的,现在薛明义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李南和肖君贵怎么说。
实际上,肖君贵抢先发言,也是他和李南商量好的,这样就可以将该提出来的要求提出来,免得到时候大家都发了言,再要提什么要求,操作难度大一些。
发表完一番总结讲话以后,张岱金随即宣布讨论第二项议程,就有关人事问题进行讨论。
所以大家对肖君贵的态度虽然不满,但是也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更何况市委书记张岱金都没有发话,其他人就更加没有资格说什么了。
等张岱金发表完一通开场白,随后市委组织部长蒋继君便开始介绍这次涉及调整的岗位和相应的人选。
而肖君贵是市委副书记,他抢先发了言,其他市委常委再发言的话,也要避免得罪他。
既然李南都没有提出什么不同意见,所以张岱金的提议就很容易地通过了。大家在发言的时候,都纷纷地表态支持铁州锅炉公司的改制,认为这是关系到铁州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必选要举全市之力去支持。
“我来说说吧。”等张岱金的话音一落,副书记肖君贵便站出来发言了,这种情况让其他人很郁闷,正常情况下,讨论事情的时候,都是先排名最后的市委常委先发言,最后是市委书记发言总结,这样就可以避免强势人物在前面发了言,后面其他人发言就有所顾忌了。
他的意思很明显,既然李南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自己插手的事情,那么在具体的事务上面,他也就不去管了。这样大家各自让一步,具体的事情让李南去操作,真正搞出了成绩,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主要是李南的作用,但是自己作为市委书记,还是能够跟着沾光的。
关于这次干部人事调整,之前张岱金也大致梳理了一下,特别是根据他掌握的信息,对李南可能要调整的干部进行了整理,所以可以说这一次他可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的。
“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一味地搞竞争,只有先保持合作,这样竞争的程度才会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张岱金心中暗想道。
只不过,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市委书记掌握着人事权,一般都比较强势,人事安排基本上都是在其限定的范围之内进行。而只有极少部分是因为市长比较强势,跟市委书记分庭抗礼,那么在人事安排上面。就会有更多的曲折。
张岱金喝了一口茶,随即道:“刚才大家围绕铁州锅炉公司改制的事情。进行了充分的发言讨论,我认为大家说得都很好,我都赞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全力做好项工作。具体的改制方案,由李市长牵头不断完善和落实……”
这一次涉及到的岗位一通涉及到八个正处级干部,还有十七个副处级干部,这也是近两年来最集中的一次干部大调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