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温点了点头,“不错。正应该如此,关键这个分寸该如何拿捏?我看要不这样吧,立华你和省府办公厅一起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具体援助方案。”
卓立华目光一扫,刚好扫到了省委办公厅转省宣传部那个“立典型”的红头文件,立刻就明白:陈志温也在为这个文件背后的含义,操碎了心。
卓立华此时感觉深深的蛋疼:那个杨刺头难道是早有预备的?
拿到这个红头文件,别人看不到背后可能蕴藏的含义,但是怎么可能瞒得住卓立华,陈志温,朱礼和这几个巨头呢?
广陵和中央之间微妙的关系,一直装在省里两位大佬心里。
因为中央的同志很少会关注干涉南苏发展,更别谈干涉广陵,更多注意力放在全国性全局性的发展,放在党内,放在黄浦。也从来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央关注过广陵。
在南苏这么多常委中,真正重视广陵的,就只有陈志温,朱礼和,还有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卓立华。
卓立华所在的派系,本身就和中央有一定渊源联系。
所以就算苗玉龙拿到这份红头文件,也只会认为杨子轩是不是有上层渠道,是不是运气太好?
但是卓立华,陈志温,朱礼和这些人不一样,他们会有更多猜想。
是不是上面开始关注广陵?
这才是他们关注和猜测的。
杨子轩其实也不了解上层领导怎么想,但是他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人,一块钱要掰成两块钱花。
把王震龙提出来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央级宣传口敲定王震龙为典型,第三步就是卓立华等人会联想会猜测,第四步就是卓立华面前要钱,杨子轩没想太长远的事情,中央是不是真关注广陵发展?不重要,他也不关注,就算中央关注一个地级市的成长和发展,这种雷霆雨露也很难直接恩泽到他头上,恩泽到广陵头上。
90年代之后,地方发展自主权加大,同样也意味这中央直接干预地方发展政策减少,就全国而言,中央已经很少会像80年代那样,直接干涉和给予大政策扶持一个地级市成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