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将近炎夏了,不过由于下雨的缘故,屋子里面还是显得凉快,不然杨子轩一篇文章写下来,就要出了一身热汗了。
文章写完了,杨子轩就要考虑递稿的问题。
杨子轩之前是打算低调一点,以笔名发出去的,但是写稿之前,杨子轩咨询了一下许印家的意见,毕竟许印家也是多年的老干部,经历见识也多,听听这个老哥的意见还是很有必要的。
许印家的意思倒是希望杨子轩以真名署名发出去,毕竟文章一些观点被中央采纳了,杨子轩也能给中央一些领导留下好印象,为他以后进步铺路。
不过,许印家也提到了一定以个人的名义,不要以省纪委的名义。
以省纪委的名义,那样很容易被省政府一些看杨子轩不顺眼的人,说杨子轩一个纪委常委还要干涉经济,指责杨子轩越界了。
杨子轩沉思了一会,还是决定不要署真名了。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折之
现在杨子轩以二十七岁的年龄出任省纪委常委、监察厅第一副厅长的职位,已经是很耀眼了。
孙清云和陈志温之所以决定把杨子轩弄到省纪委,除了希望杨子轩能够在省纪委开拓一个新局面之外,还有保护杨子轩的意思,不想杨子轩被太多的公众视野关注。
少年成名对于一个干部来说并非什么好事,大凡能够登上高位的,都是一些厚积薄发的稳打稳扎的低调高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