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产企业虽然都有大量库存积压产品,但怎么合作是个大问题。
是缴纳保证金签订独家包销协议,还是全款打折赚取巨额差价?
是长期合作定制生产,还是尾货清仓大甩卖?
是按比例抽成,还是厂家全程参与配合,乃至于一起下乡推广。
产品销售出去,是一次性,还是需要提供相应售后服务?
每家公司产品,市场定位,纯生产成本如何,有无涉及合同违约暂扣等经济纠纷?
大件商品的品牌方,是否提供后续支持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于小厂家,固然可以冲上去大包大揽,反正它们急等着,甩卖库存产品变现救命。
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试试看的态度,基本一谈一个准,别说成本价,就是跳楼清仓价,他们这时候也必须捏着鼻子认账。
谁让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彻底改变了经济运营模式呢?
老百姓手里不是没钱,可他们宁愿存在银行,也不愿意拿出来消费。
华夏更不同于欧美,此时没有经过资本洗礼的普通人,对提前透支消费的理论,普遍抱有抵触心理。
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人,这辈子连电脑,互联网都接触不多,更别提网银和网购,这两个陌生词汇。
拼夕夕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过相比于前世的千团大战,李泽华最大的优势就是先知先觉。
这可以确保他在伸手要钱,关键时候还能卡竞争对手的脖子。
再和某些公司谈业务合作,也能当成敲门砖,简直一本万利。
至于国外的部分,提前分流,欧美是不可能接受,这玩意被卡脖子的。
国内既然可以拉拢,大多数有实力的选手一块玩,那国外也可以,什么高盛摩根花旗淡马锡软银。
谷歌微软亚马逊什么的,只要同意,给股份大家一起玩呗。”
当务之急,是调查清楚二维码所有细节,然后组织起团队,按他的大致思路展开研究。
别管将来如何,哪怕二维码专利烂在手里,也得先把所有能做出来的申请注册下来。
做专利流氓,敲别人竹竿不香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