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好的数学天赋,再自学了计算机语言还有临床医学,你觉得呢?”方子业的头皮都隐隐作麻着。
自己这两个师弟,是一个比一个能折腾啊。
方子业这方面的天赋,和他们站在一起,简直太不够看了。
三年下来,一篇正儿八经的sci都没见刊,最后差点只能以CSCD来毕业,说出去都丢人。
自然,现在的方子业,随随便便拿出来十分之一的成果,发一篇二区论著类型的文章,是很轻松的。
但没必要,小蚊子文章对方子业的助益不大,方子业面向的至少是十五分以上的期刊。
到时候即便只是一个共一作,那也牛逼。
没办法,袁威宏和邓勇肯定是要共通讯的,然后自己和袁威宏在共一作。
别小看十五分以上文章的共一作,它的含金量,比你三四篇四五分的文章,含金量可要高得多。
只要出产一篇,甚至不夸张的讲,方子业留院的压力并不大,毕竟十几分的文章,一般都是四大刊的子刊。
如果说,方子业团队再做得数据好看一点,被影响因子高达二十分以上的期刊给收录了,那方子业就赚大发了。
不需要文章的数量优势,一篇压全院的博士,毫不夸张,甚至本院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更高的比率,都没人发表过这样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
因为在论著面前,所有论著以外的任何文章,都谈不上含金量的说法。
“不管怎么说,我们两个都算是捡了漏。”
“而且这篇文章,师父为了给天罗加码,让天罗自己通讯,我和你共一作,师父只占了个二作!唉。”
“没想到,天罗竟然刚来,就给了我们这么大一份礼物,师兄你说,我该怎么感谢他?”揭翰问。
“要不打一顿?”方子业揶揄着。
在揭翰和兰天罗面前,方子业就是哥哥,两个小弟,那不是随便开玩笑。
“我觉得中。”揭翰模仿着外省的口音。
“你什么时候来实验室里啊?”揭翰有一段时间没从临床脱身了,一是因为他半脱产的原因,产出,太能憋了!”
钱乔峰说得有点脸红。
与方子业一比,自己估计有一点数据,就想着写文章发出去了,存一点数据,就急不可耐地想要琢磨这篇文章该怎么写,谁能忍得住发文章带来的诱惑?
发文章后,,赶紧发表出去。
但方子业貌似不一样。
“是个做大事情的人,邓勇教授组有他、小董,还有袁威宏以及洛听竹几个人,就不算是我们团队太亏!”
“虽然小董临近毕业,但小方和洛听竹正年轻,以后肯定可以在团队内做很多事情。”
“以后你们要多多帮扶。”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放在医院内,我们团队可能算是翘楚,但是出了中南医院?”
“我们代表的和邓勇教授代表的,没有丝毫不同!~”洪字礼副教授感慨着。
这已经是他第三年申请杰出青年,但?
并非是背后的高校不给力,而是,其他高校组的医学团队,太过于给力。
2000月票加更,求各位书友继续支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