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你敢信?
 emsp;整个好莱坞从《鬼影实录》、《女巫布莱尔》之后,很久没有这种以小搏大的例子了!
 emsp;虽然当初《人类清除计划》、《潜伏》都是以小博大的典范,但《心中的恶魔》是大卫亲自挖掘的项目。
 emsp;沈林倒没什么想法,他比较关心《燃烧》…
 emsp;走冲奖路线,而且先在英国上映385块银幕,首周末票房是139万英镑(180万美元),记录不错,不过为了营造效果,依然稳定385块银幕…
 emsp;“英国口碑会很快影响到美国!”
 emsp;“但我听说今年英国有一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口碑非常棒?”
 emsp;梅根解释:“英国电影跟美国电影还是不太一样,奥斯卡显然比较偏美国!”
 emsp;“那…今年咱们的对手?”
 emsp;梅根不假思索:“《艺术家》!”
 emsp;“…哈维运作的电影?”
 emsp;“嗯…而且《艺术家》太符合奥斯卡评委的口味了!”
 emsp;这片子对平均年龄高达近七十岁的美国电影学院投票者来说,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
 emsp;奥斯卡是保守的,高龄评委们总在怀念过去。
 emsp;《艺术家》这个电影很容易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亲近感。同样,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我和太爷打江山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的自我满足心态。
 emsp;《燃烧》估计不行…
 emsp;揭露的东西太赤果果,而且过于艺术化,如果沈林是黑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可他是黄种人,亚裔,而且还是中国人!
 emsp;给《燃烧》颁大奖,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emsp;沈林也理解,除非跟《罗马》似的,砸个3500万美元公关…
 emsp;人家除了对《罗马》信心十足,也希望打响奈飞电影的招牌权威奖项认可!
 emsp;这玩意就必要了…
 emsp;《燃烧》整体收益都不一定有3500万美元!
 emsp;沈林点头:“奥斯卡如果希望不大,那就把重点放在金球奖上面!”
 emsp;丫现在无欲则刚个美国的电影奖项,也没重要到需要他跪舔的程度,他又不是美国电影人…
 emsp;公司之所以安排冲奖,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票房考虑,毕竟拿了奥斯卡真的会增加票房啊。
 emsp;“金球奖问题不大…”梅根正要说话,大卫插嘴:“我们为《触不可及》举办了三场试映,效果非常好…”
 emsp;“所以呢?”
 emsp;沈林不是很明白,非常好,那就安排上映啊!
 emsp;档期也不错,12月诶。
 emsp;“大卫的意思是要不要安排冲奖?”
 emsp;沈林犹豫一下:“有这个必要吗?汤姆汉克斯去年才拿了影帝…”
 emsp;“我们觉得传奇影星正在诞生这个公关口号很不错…”
 emsp;“环球想拿出1500万用于公关…”大卫接话:“当然,要先问一下你的意见…”
 emsp;“跟我有什么关系?”
 emsp;“担心你心中不快,毕竟《燃烧》拿了金棕榈…”
 emsp;沈林笑着摆手:“没事,《触不可及》我也是投资人、制片人,它能大卖我高兴还来不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