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径直说道:“刚刚我进宫见了皇后。目前要做的事,一是调高怀德部集结向皇城方向靠拢,二是召集虎捷军左厢余部形成军力。”
李处耘建议用传令兵进行传令,先下令各指挥使,然后叫指挥使各自派人通知底层武将、一层层传达下去,估计到明天之后可以陆续聚集成军。郭绍这个幕府组织在他看来已经算效率很高,禁军别的军队要从遣散的状态动员起来更麻烦;毕竟没有广播一类的快速信息传递方式。
就在大伙儿说好怎么办后,左攸忽然提道:“主公以为,赵匡胤现在会怎么做?”
众人顿时沉默了稍许。罗彦环开口道:“会不会调集手下的铁骑军和咱们干一仗?”
郭绍对赵匡胤的矛盾芥蒂已经非常大,听到这里一脸冷意道:“他现在和我打,那倒更好!趁机以谋逆之罪对他的人进行名正言顺的清洗!”
李处耘沉吟道:“我倒觉得,赵匡胤可能会提前准备逃跑。”
郭绍觉得有道理,这会儿别说其他禁军毫无内战的心思,就是铁骑军将士也恐怕没什么士气。赵匡胤毫无胜算,先跑路未必不是没办法之下最好的选择。
郭绍当下便道:“若是赵匡胤要跑,应该跑到哪里去?”
“吴越、荆南这等地方,他肯定不敢去。大周朝廷一道诏书就叫国主给捉了献上来。”李处耘摸着下巴的大胡子道,“大国中,南唐是最不可能的地方,淮南之战时,赵匡胤数次大败南唐军、积怨不浅,况且现在南唐也没多少与中原争霸的野心,赵匡胤去同样不太安稳。
依我看,赵匡胤是个很在乎名声的人,投契丹虽然是最能保命的去处,但毕竟是胡虏之国,对他的名声不利。
蜀国倒是桀骜不驯,对官家也很不尊敬,多次武力威胁之下蜀国主仍然自称皇帝。但蜀国一向没有大多进取的迹象……就看赵匡胤是只想隐性瞒名求得活路,还是还想东山再起?若是还有野心,蜀国不是什么好去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