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走进大殿时,忽见一个美艳高贵的妇人带着个小孩,同坐在原本属于皇帝坐的宝座上。他们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挺对劲的。皇后是皇帝的妻子,一个妇人,坐坐龙椅也没什么;特别几年前也时常见着皇后坐在龙椅旁边的高位上。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跪伏于于地喊道:“臣等叩见皇后。”
“平身。”符金盏的声音十分好听。她要是以后经常坐朝,也许上朝对大伙儿来说是一种享受也说不定。
接着宦官杨士良上前,又把之前在军队面前的“圣旨”念了一遍,字数很少、三方面的关键内容却是言简意赅,内容主要就是:皇帝只知无法理政下旨皇后监国,皇后闻密报有动荡的可能、请旨调兵,郭绍部是奉旨进宫。
大臣都知道那宦官杨士良是皇帝跟前的近侍,前两天就是他在皇帝面前代为下旨了……现在又是他念圣旨。在场的人不比那大部分都目不识丁的武夫,大家知道动脑子,见到这状况自然觉得有很多可能;但又没法也没必要去质疑杨士良的圣旨。
待宦官念完,符金盏立刻又开口道:“官家正在静养,此时那么多人见他,怕惊扰了,对他的病情不利。何况今天有军队‘调入’皇城,情势仓促,为尽快稳定京城,先以大事为要。一旦大事平复,诸位大臣便可立刻朝见圣驾;今早官家同意要议立太子,此事尚需大臣参与的。”
符金盏的紧张情绪还没法平静,毕竟皇城外面一共还有约十万禁军、光驻扎在军营的也有几万人。但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她至少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表现了。
虽然内心并不是那么淡定,但她表现得相当从容。说话的声音舒缓、动听、富有节奏,一点都不慌张。符金盏确实是个很压得住场面的女人,好几年前太祖在世时就欣赏她这一点。
郭绍率先附和道:“臣谨遵懿旨。”众人忙纷纷拜道:“臣等遵旨。”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有序、措施一环接一环步步为营。符金盏见状十分满意,但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又道:“除了刚才宣读的圣旨,我还拟了一份懿旨,诸位大臣看看是否妥当。若是妥当,枢密院可否依此向殿前司、侍卫司及诸军将士下达一些军令?”
“懿旨。”宦官曹泰上前展开一张黄色打底的精致绸缎,念道,“今诸将用心防务,严遵枢密府军令、未得圣旨与军令不动一兵一卒,忠心可嘉。与大臣议定,拟嘉奖擢升、并开国库赏赐禁军将士。张永德为殿前都检点加兼侍中,擢升史彦超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擢升袁彦、殿前都虞候……(一大串名字和军职,全面升迁褒奖到军一级武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