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仔细回味了一下:“是,比较特别,一股孜然味。”
然后我和我爸爸在我妈妈排山倒海的怒气中都抱头鼠窜到了阳台。
关上门,我爸才惊魂未定地说道:“你妈这个人真是太厉害了,咱家现在是更年期的老妈大战叛逆期的女儿,倒叫我夹缝里生活的象是馅饼里的牛肉馅。”
“爸爸,我今天遇到董忱了。”
爸爸对我遇到董忱也十分意外:“董忱,他回来了?他不是在澳门吗?”
我把和董忱的相遇经过告诉了父亲,还把董师伯回来开了间酒楼的事也告诉了他,爸爸只是沉默的听,没多做评论。想了下,我又好奇地问他:“爸爸,您和董师伯,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
爸爸想了下,他终于告诉了我当年的经历,“那时候是文革吧,文革时我师傅受到了迫害,好不容易从牛棚里出来人就病了,卧床不起,那个时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大家互相揭对方的底,告别人的密,为了保住全家,你董师伯就投靠了一个造反派的头子,加入了他们一伙里。结果造反派来抄我师傅的家,把我师傅辛苦保存下来的一些食谱秘方什么的也抄了烧了,师傅一气之下吐了血,你董师伯却在他们一伙人中站着却没有出来阻止。……后来,师傅就把他没写完的一本书交给了我,并且找来了董师伯,当着我们的面宣布,不再是你董师伯的师傅,永远没有他这个徒弟。”
我有些同情董师伯的遭遇,“其实是那个年代造成的错误,有时候未必是我们成心的。”
爸爸又叹道:"其实也不能太怪你董师伯,当时造反派要来抄家,你董师伯提前让我通知你师祖,可是我当时因为家里有事没能赶到师傅那里告诉师傅,为此你董师伯也对我有成见,他认为我是故意的,存心陷害他."
旧社会的人对师长有一种虔诚的尊敬,一入师门,师者,父也,被师傅逐出师门,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董师伯这样刚烈的人自然也不能接受。
生活是一道你诚心想做,但是却没有烧好的,很苍白的菜。
我心里也很佩服师祖,他是一位正直耿直的好人。他不止擅长做粤菜和闽菜,而且还专长做苏菜浙菜,自己还特别研究出了一些调味品,这些调味品的搭配,秘方,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病重时,这些都传授给了我父亲,董师伯做为他的大弟子,兢兢业业地跟随了他几年的时间,到最后却与师傅反目成仇,这不得不让人嗟叹。
父亲淡淡说道:“其实你董师伯也不是为人品性不端,也算是那个年代造成的错误吧。其实你董师伯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厨子闯到澳门,到现在能开起一间大酒楼,他确实是很吃了一番苦。”
我试探地问他:“那,爸爸,您借这个机会和他聚聚,你们复合怎么样?”
>/> >/>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