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这也是为什么江南总督这个位置,几乎从来没有法家重臣去坐镇的重要原因。
 emsp;“这一次朝廷上下的官员损失惨重,干脆就让翰林院的那群年轻人都出去吧!”景和帝忽然又想到了这一茬,“他们有的在翰林院已经呆了七八年了吧?”
 emsp;“是的!”钟昶道:“景和二十四年状元左弘良,呆了七年时间了。景和二十七年状元狄自明,也呆了四年了。”
 emsp;“好。”皇帝点点头,“是驴子是马,重要拉出来遛一遛,你让马相把他们的位置安排妥当点,既不能太过责任重大,又不能让他们闲着,不然考验不出他们的成色来。”
 emsp;“微臣明白。”
 emsp;钟昶正色的道。
 emsp;实际上不用皇帝说,他们最近就在讨论,只不过没有皇帝这么的激进罢了。
 emsp;既然景和帝都说全部放出去了,他们也乐得见到这群翰林院进士们能走到哪一步。
 emsp;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emsp;不一定非要一榜进士才能有所成就。
 emsp;古往今来,反而是那些二三榜的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们,经常爬到了最巅峰。
 emsp;“说起来,这一届的进士们,倒是法家学子数目不少。”钟昶又说道:“比如说榜眼沈圆、探花辛卫刚,两人都是法家学子,且个人印记非常明显,值得培养。”
 emsp;就如上面所讲,钟昶虽然是儒家子弟,但因为皇帝的关系,他更在意的是整个皇朝的安稳发展。
 emsp;法家重臣在这么一二十年时间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么作为皇权不可缺少的助力,自然可以匡扶他们一把。
 emsp;而钟昶的这种没有私心,一心为了皇帝的做法,也是景和帝信任重用他的重要因素。
 emsp;果不其然,他这么一讲,皇帝便很有兴趣:“好!让他们多接触一点朝廷的事务,看看怎么样吧!”
 emsp;“遵旨!”
 emsp;身为头榜二三名,一定是进入翰林院学习的。
 emsp;等到两三年散馆之后,多半也会获得翰林院编修的官职。
 emsp;不过从一入翰林院开始,也有人去六部跑腿干文书工作开始实习的。
 emsp;或者是在文渊阁打杂等等。
 emsp;这样的人,通常就是非常受重视的、着重培养的。
 emsp;……
 emsp;聊完了这个,皇帝的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emsp;他又更钟昶谈起了外邦使节的问题。
 emsp;“青古,你说说看,这一次他们来京城,这么高的规模,会不会有诈?”
 emsp;钟昶迟疑了一下,点头说:“肯定是不安好心的,但究竟他们会怎么做,还是不好说。”
 emsp;景和帝把柳铭淇的观点拿了出来:“如今大康连续几年受灾,实力损失严重,他们会不会起什么别的心思,想要狠狠的在大康身上咬一口?”
 emsp;“不能排除这种可能。”钟昶道,“实际上微臣也这么琢磨过。可是除了今年的豹骑卫清洗之外,我们的禁军、边军实力都没有大的损耗。况且边疆地区的各种粮食温饱保障都很齐全,他们想要打破我们的防守,依旧是难上加难。
 emsp;比如说西北方向,铜德府、嘉峪关和武威府这三个最坚固的防线中枢,大康都用了数十年时间来加固和准备,他们除非用几十万人的命来填,不然怎么打破?
 emsp;倘若他们要是敢不管这些城池,直接冲进西北的话,那只要我边军把口子扎紧,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根本跑都跑不掉。
 emsp;另外北方防线、东北方向同样如此,大康军队没有半点懈怠。北方防线背后便是一半的禁军作为总后备,东北防线还有北方水师在水路支援,他们怎么破?”
 emsp;皇帝点点头,钟昶的想法和他一样。
 emsp;大康虽然算不得固若金汤,但基本上还是稳的。
 emsp;即便是这些外族想要来占便宜,都无法啃得动这些硬骨头,还会崩了牙。
 emsp;“不过也不要掉以轻心。”景和帝却也没有完全放松,“这儿内阁商量一下,让他们积极做好准备。这两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倘若我们熬过来了,等到不再有大灾害了,铭淇的红薯又真能全国种植,获得大丰收,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emsp;“遵命!”
 emsp;钟昶颌首鞠躬道。
 emsp;这一点不用景和帝说,他们也会做。
 emsp;即便是没有这群外邦使节过来,自己虚弱的时候,也该是认真做好防备的。
 emsp;如果弄到雪上加霜了,那烂摊子才更不好收拾。
 emsp;大康被打得狼狈不堪的话,岂不是也代表他们这群臣子的无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