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景舟进宫了?”
大司宪府,听到手底下人的回报,赵光祖颇感诧异,因为以他对洪景舟这位老对手的了解,对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进宫的才对。
更不用说如今士林派得势,以对方那力求稳妥的性格,更应该龟缩在府上,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就是对方的人生格言。
如今怎么一反常态地进了宫?
属下人连忙将今早有信使给洪府送信的消息说了出来,并且指明了信上的内容。
“献一尊神像?”
赵光祖停下了笔,继而耐心询问道:“信上还写什么了,有没有抄录下来?拿来给我看。”
身为能够在短短四年的时间内,在朝堂上一路高升,直到今日,成为了士林派的领袖,赵光祖所仰仗的,不完全是家世,小心谨慎,以及从来都不小瞧对手的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那么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大概的意思是,能成为劲敌的两个人,他们除了在能力上分不出高低,在性格上,也一定会高度相似。
赵光祖和洪景舟便是如此。
二人都谨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只不过,相较于洪景舟还有个好女婿打配合,赵光祖手底下的人,就显得有些差劲了。
“没抄录下来?”看着手下人扭捏的神色,赵光祖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崔大人也是觉得只是献一尊神像,无论洪景舟献与不献,咱们都能借机......”
属下还想解释,可赵光祖却挥了挥手:“行了,你下去吧,让我一个人想想。”
“属下告退。”
那下属松了口气,他知道,赵大人虽然很严格,可一般下属做错了什么事,基本上当场就罚了,不会做出事后报复的行为。
随着书房的门重新关好。
赵光祖一个人皱眉思索着,时不时还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是他心乱了的表现。
需要文字来帮助自己理清思绪。
其实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认可那属下的话的。
当然,只有一部分,那就是若是洪景舟不献神像,那他真的可以按照下属所想,借着职务之便,去扯洪景舟的后腿,令他分心。
可问题是,洪景舟进宫了。
以他对这个老对手的了解,对方进宫,无非两种可能。
一、对方主动请罪,向王上言明自己女婿的想法与自己无关,再帮自己女婿开脱,找一些根本无法证明不存在的祥瑞之说,来请求王上宽宏大量。
洪景舟作为拨乱反正时期的老臣,女儿又是王上后宫的妃子,有着这两层关系在,再加上王上本身又是个迷信的人,对方这一番操作下来,反倒不会受到什么重罚。
到时候,即便他再提出这件事情,王上为了向群臣表态,最后也只会高高抬起,然后轻轻落下。
罚几个月俸禄就顶天了。
可作为一等靖国功臣、南阳君,洪景舟会差那些许银钱吗?
因为几个月的俸禄,就将洪景舟得罪了,非但没有将对方的注意力转移走,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洪景舟没有主动开脱,他进宫就是去献神像的。
要是这样的话,那情况可就真的糟了。
举过去的例子可能太过复杂,简单来说其实只有一句话,赵光祖并不怕洪景舟谨慎,就怕对方一反常态。
那说明,洪景舟已经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好坏参半。
要么对方老糊涂了,要么对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谋划。
赵光祖毫无疑问更倾向于后者。
说实话,这两种可能,赵光祖更希望是前者,他讨厌未知。
“不行,还是要找个理由进宫。”
想了想,赵光祖从自己的书架上,拿出了一本儿童启蒙着作《小学》。
倒不是他早有想过有这一天。
而是他立志建立出一个大同社会,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他只能依照轻重缓急划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进发。
颁布推行刊印有益教化之《小学》等书籍,便是他在说服王上革除昭格署后想要做的事情。
为此,他没少进宫为王上讲经。
如今正好借着这个理由,进宫一探究竟。
时间不等人,赵光祖并未向洪景舟那般,等着侍女前来服侍更衣,而是自己匆匆忙忙穿好了衣服,只是在出门前,专门找人检查了自己的着装,确定没有失礼之处后,才乘上马车,朝着王宫进发。
等到赵光祖抵达王宫的时候,正好看到被小公公送出来的洪景舟。
见到他从马车上走下来,洪景舟还朝他笑着点了下头。
虽然是老对手,可二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见面,都十分注重礼节,并不会出现破口大骂等有失风度的情况。
赵光祖也礼貌笑了笑,算作回礼。
而后才朝着王宫走去,抵达宫殿外,便恪守礼节地站在原地,等着小公公前去通报。
不多时,他就等来了王上的传召。
走进宫殿,赵光祖行过礼后,王上正按着一本书,看向他的眸光也有些闪躲,明显是心虚的表现。
赵光祖看出了这一点,却没有主动提出,而是将自己的来意表明。
高丽王耐心听完之后,很快就同意了下来。
“王上圣明......”
赵光祖恭维了几句后,才不经意地问道:“王上,臣刚刚看南阳君出了宫,不知......”
“哦,他啊,也不是什么家国大事,只是他的女婿近来得到一尊雕塑,浑然天成,又颇多神异,就想着献给孤王......”
一尊雕塑?
怕是一尊神像吧。
王上先前之所以会心虚,就是因为前不久才答应自己,革除了昭格署,且不再为一些迷信劳民伤财。
“洪大人有心了。”
尽管猜出了是神像,但赵光祖也没有抓着不放的想法,因为他知道,王上也是人,在家国利益面前,对方能够做出让步,因为那是大事。
可若是自己连王上的私生活都要去干涉,且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喜好,那对方可能就会对自己厌烦了。
反倒是自己不去计较这些小事,王上才会觉得,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并非是故意和他对着干,而是真的为了家国天下。
最后才会更加的相信他。
“臣告退。”
高丽王见赵光祖并未多说什么,就告辞离开了,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果然如赵光祖所想的那般,认为对方真的是大公无私,且做的也不是那么过分。
广告位置下